中国被誉为“中国第一个石刻画家”的是刘仑
刘仑1913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惠阳(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桥西姚屋巷。
早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曾在日本深造。1934年参加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创作石刻作品中部分拓片为鲁迅收藏,被誉为“中国第一个石刻画家”。
1950年任南京市文联委员、美术部总干事。
1951年参军,曾任《解放军文艺》美编、中央军委总政文学美术创作室和中国军事博物馆创作员。1952年赴朝鲜战场写生3个月。1955年4次重走长征路采风,创作的油画《红军过草地》被中央审定为文物。参加西藏民主改革,创作的国画《奴隶翻身图》获1964年全军美展优秀奖。
1976年转业广东,先后任职于省文艺创作室创作员、广东画院绘画组组长。他是木刻家、水彩画家,又是油画家、国画家。
2013年8月1日凌晨,著名画家、广州画院首任院长刘仑在家中辞世,享年101岁。他走过的百岁人生充满传奇:他是中国第一位石刻画家,作品曾受到鲁迅先生赞赏;他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版画,曾被收藏入大英博物馆;他是唯一一位四次重走长征路写生的画家,曾创作出著名油画《红军过草地》……
晚年的刘仑以“百岁画翁”自居。即使患有腿疾,但每日坐在轮椅上,仍不忘创作。对比许多与他同辈的画家来说,他没有“大红大紫”,没有显赫声名,但他的艺术修养、艺术品格丝毫不输许多“艺术大师”。
清贫一生 淡泊名利从不卖画
“刘老纯粹以画画为主业,我认识他的20年里,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创作,一看到白纸就画,甚至到了晚年他坐在轮椅也要画画。”回忆起首任院长刘仑,广州画院现任院长方土如是说。
可以说,刘老一直创作到生命最后一天。其夫人杨少娟向南方日报记者说,就在几天前,刘老收到省美协动员画家为明年全国美展做准备的通知,他当即表示要以百岁高龄参展。
“刘老曾不止一次对家人说,画家不能老呆着,必须不断创作。他每天吃完早餐就坐在轮椅上开始画画,每天坚持如此,有时候一天要画10个小时以上,几乎不跟家人闲聊。”
刘老有一个小本子,上边写满了他作画时的各种思考,他曾这样写道:“记住!鲁迅的遗嘱中有一条:不要做‘空头美术家’。”他常常以这句话勉励自己,并身体力行了一辈子。
而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创作狂”,生前却几乎没有举办过大型个人画展,也没有出版大型个人画集。这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一直过着简朴清贫的生活,拒绝各种与名利相关的“运作”。
画家陈永锵向南方日报记者回忆道:“刘老是一个相当清贫的人,不看重名利,没有特别的物质欲望。当年单位福利分房,他都没有主动提要求,现在住的房子也是比较简朴。他是一个真正的画家。”
刘仑生前从不卖画,视名利如云烟。对于艺术界过分市场化的现象,刘老曾说:“如果一个画家只为追求名利而作画,那么这些画都是不及格的。假如我要以卖画为生,我又何止这间房子。”
然而,他对自己的作品却绝不吝啬。方土回忆说,广州市政府早年曾出资收藏广州画院精品,刘仑欣然拿出了他在长征路上创作的代表作。而去年,刘仑为支持公益事业,以百岁高龄亲临画院带头作了张大画,后来拍卖了50万元。晚年,他捐献了100多幅作品给家乡惠州建成“刘仑美术馆”,分文未收。
佳作颇丰 作品收入大英博物馆
刘仑与关山月、黎雄才属于同辈画家,但远没有他们出名。画家张绍城认为:“刘老没有获得与他实力相应的名声,但他获得了长寿。他属于那种比较木讷的人,甚至有点孤僻,他不喜欢拍马屁、也不喜欢热闹,而是踏踏实实地作画。”
张绍城认为,刘仑的艺术水平和关山月、廖冰兄、黎雄才等差不多,他注重描绘生活、表现时代。“他最好的画都是关于红军长征、川西北风景和藏民的。他的绘画风格偏于厚重,与岭南画派的风格不尽相同。”
中国美协副主席、省美协主席许钦松回忆说,刘老一生留下过非常多的经典作品,“除了版画名作《通讯兵》、《红军过栈道》外,对于国画,他不是单纯沿袭书斋式的传统手法,而是力求探索创新。”解放后,他的作品《市街》、《河傍》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而他创作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8幅版画作品,还辗转被收藏进了大英博物馆,足见其艺术水准之高。
张绍城认为,刘仑一手缔造了广州画院。“他并不把自己归为岭南画派,作为一个非岭南画派的画家,他在创办广州画院的时候没有特别的门户之见,既吸纳了岭南画派的黄志坚等人,又吸纳了吴海鹰、张绍城等当年宣传画的年轻骨干,还接纳了军旅画家。这在全国画院里并不多见。”
陈永锵回忆说,刘老和后辈在一起的时候,从没有居高临下的腔调,但他一直跟晚辈强调艺术要紧跟时代,画家要走出画室,反映生活。他批评过一些画家脱离生活,作品比较“贫血”。他提出,画家必须有“猎人的眼睛”和“佛家的清净”,既要重视收集素材,又要善于思考升华。
晚年的刘仑行动不便,但创作中依然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他每天坚持读报、看新闻。他曾反复强调“画家的修养”问题,他告诫晚辈:“一个好画家是一个文化综合体,生活不能乱七八糟,生活枯燥,没有节奏,也就没有美感。”
2013年早些时候,刘仑还曾表示希望举办一个百岁画展。“这些年,他默默创作了不少精彩的作品,但没有来得及公开展出过。”家人告诉记者,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除了部分捐赠给美术馆外,还有不少留在家中有待整理,家人希望未来能给刘老“圆梦”,为他举办“刘仑百年画展”。
《红军过草地》精神影响几代人
刘仑在美术界为人称道的,首先是他4次重走长征路的壮举和以此为基础创作的油画《红军过草地》。
刘仑曾说:“我整个青年时代的艺术实践,与民主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紧密相连。”195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第一次拍红军长征纪录片,刘仑受邀同行,刘仑曾回忆,整个过程非常艰苦,几乎是靠着骑马和步行走完的。第一次重走长征路后,刘仑一口气创作了油画处女作《红军过草地》和版画《红军过雪山》、《红军过栈道》等,作品一经推出,便获得巨大成功。
此后,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万水千山》准备开拍,总政点名刘仑担任该影片艺术指导,刘仑再走一次长征路,杨少娟说,在拍《万水千山》的过程中,刘仑现场画了80幅“场景图”,极好的表达了影片镜头要素的需要,包括构图,“剧组都非常喜欢。”
刘仑每次外出采风,夫人杨少娟都全力支持,“他就是干事业的人,强调创作要深入生活,他总是行走在生活的最前线,我想这是他作品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广州画院现任院长方土说,《红军过草地》的艺术成就非常高,有高山有天空,有大背景,有红军的人物描写,有小细节,是非常经典的油画作品。
《红军过草地》收录进教科书,刘仑创作的这幅长征油画,其精神影响了几代人。
画家追忆:
许钦松:他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
刘老一生高举革命现实主义的文化旗帜,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革命事业联系,后期努力以水墨表现时代变迁,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他有质朴的情感,热爱生活,一有机会就下去写生。他一辈子践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信条。作为老一辈艺术家的代表,他对艺术非常虔诚,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作品能不能卖好价格,而是一心一意将艺术作为一种事业去追求。
方土:他是新中国第一批军旅画家
他是新中国第一批军旅画家,他将传统中国笔墨与现实结合,成就斐然。他对名利没有特别看重,这一点很值得人尊敬。他对现实特别关注,注重在作品中表达真情实感,这是他们那代人最大的特点。到了晚年,他开始画山画水,不用实地写生就可以很生动地表现,证明了他扎实的基本功。
陈永锵:他坚持用艺术关怀现实
他是一位十分“可爱”的前辈,也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老师。刘仑从版画到国画,再到油画,一直不动摇地用画笔表现现实生活,画作始终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百岁了还在坚持画画,晚年画山水也是用写实的笔调。他的艺术理念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对现实的关怀,运用真情实感真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