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养猪院士是熊远著院士

熊远著,1930年生于湖北十堰市竹山县。

华中农业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位养猪学院士。他是运用数量遗传学理论进行瘦肉型猪杂交育种的开拓者之一,主持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种猪测定中心,农业部种猪质检中心、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主持了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一谈起猪,熊远著院士的话语里透着亲热和关切。

这位80多岁的高龄学者,与猪相处了半个多世纪,对猪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笑言,只要走进猪棚,自己的心情就特别好。他还将饲养小猪的猪舍戏称为“幼儿园”。同事打趣说:“猪可是他心头的宝贝疙瘩。”

XIONG-Yuanzhu(图:熊远著院士)

1959年秋,熊远著毕业于原华中农学院畜牧专业。20世纪60年代,他与同行们对湖北地方猪种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80年代初,他作为《中国猪种志》的编委,参加了全国地方猪种特别是湖北地方猪种资源的调查研究。

20世纪70年代,熊远著和同事提出大胆设想——选育瘦肉猪。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而广受争议的想法,因为当时连肉的供应都严重不足,哪里还有人敢奢望瘦肉。

主持承担“湖北白猪选育”课题后,他吃住基本在猪场,当起了名副其实的“猪倌”。

回想那段日子,熊远著院士记忆犹新:初期的科研资金只有1400元,研究场所就是一栋茅草猪舍。当时学校附近人烟稀少,杂草丛生,反而为打草给猪吃提供了方便。每天,天蒙蒙亮,他就出去打草,再赶回来给猪做早餐。一天工作下来,他时常顾不上洗澡,倒在猪场的床上就睡着了。

熊远著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群体数量遗传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一套十分完善的育种理论体系。他带领团队艰辛努力10余年,终于让设想变成了现实。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他与同事们终于成功培育出我国自己选育的第一个高瘦肉率的猪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和高瘦肉率的瘦肉型商品猪――杜湖猪。

1986年,他们成功培育出我国自己选育的第一个高瘦肉率的猪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生长性能领先国内,繁殖和肉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1988年获得了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当我国还处在一家一户饲养脂肪型“年猪”的年代,熊远著就率先育成瘦肉型猪种,适应了人们逐步提高的瘦肉需求,成为我国养猪历史上的瘦肉猪育种第一人。

20世纪80年代,熊远著以培育中的“湖北白猪”为母本进行系统杂交组合试验,优选出风味好、瘦肉率高、生长快、肉质优良的杂优“杜湖猪”。

当几十卡车的杜湖猪拉到香港,一下子就打开了偏爱瘦肉的香港市场,“杜湖猪”也成为与“东风车”齐名的品牌。

“杜湖猪”批量试销港澳,深受欢迎,1985年获香港商会和外贸部门金杯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引进世界名优猪种,在全国规划建立8个瘦肉型猪核心育种场和70余个生产基地,使我国出口商品猪良级率由15.52%上升到90%以上,累计创汇3.6亿美元。

熊远著和他的团队并未在成功面前止步。

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其中,中国瘦肉猪新品系选育与配套技术、DIV系优良种猪示范推广分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DIV1系持续选育与配套利用获“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及配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动物遗传育种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带领团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的猪氟烷测验、生化遗传标记研究及其单倍型推断鉴别猪应激敏感基因的基础上,提出了RYR1基因多重效应的利用途径与方法;1990年初组建猪资源家系,开展了猪的重要经济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的研究;构建了猪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分离了40余个与肌肉生长、肉质、脂肪代谢、繁殖密切相关的新基因和分子标记,为我国开展猪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1999年,69岁的熊远著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次更换专业成就了养猪院士熊远著,从进入华农读书开始,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学校、献给了自己的“猪儿们”。毕业后,他就受命参加了全国的种猪资源普查,4年时间跑了66个县,从北方的佳木斯跑到南边的海南岛。

历经千辛万苦,完成了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中国猪品种志》

回顾熊院士的治学生涯,似乎有点“大器晚成”的味道:大学期间,曾因疾病休学,毕业时已29岁;由于种种原因,53岁才评上副教授;56岁,成为教授……但是执著的事业追求与厚积薄发的治学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养猪学界的第一位院士。

在熊远著的心里,猪的哼叫声就是最美妙的音乐。在他看来,猪育种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坚守。

他先后培养了博士生70余人、硕士50余人、博士后2人,大多成长为我国科研院所的主要学术骨干,部分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养猪学专家。

年届耄耋的熊远著院士依然活跃在科研教学第一线。近年来,他仍在主持承担国家973重大专项和课题,继续带领团队攀登新的科研高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