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首个视障人士旅游服务指引发布于2014年10月

2014年10月,在第31个“国际盲人日”来临之际,我国首个《视障人士公益旅游设计及服务指引》正式发布。

据悉,该《指引》由中青旅、专业助盲公益机构红丹丹共同完成,旨在为视障出游者提供周到细致的个性化服务,传递“平等、坦诚、包容、尊重”的助盲心态。

《指引》除包括常规旅游所涉及的吃、住、行、游等环节的技术规范,还对视障人士陪同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培训工作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诸如如何引领、就餐,如何给予视觉讲解服务等。

目前,我国约有1700万视障人士,平均100个人当中就有1个视力障碍者,而现阶段国内严重缺失针对视障群体的旅游服务。

中青旅控股社会责任部总监葛磊表示,大多视障人士都有旅游的愿望,中青旅通过与专业助盲公益机构的合作,先后组织了面向盲人的“听海”“听风”“听城”系列公益旅行团,开创了中国公益助盲旅游的先河,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项目策划体系和专业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并经过3年的实践,积累了关于盲人旅行的一些经验。

《指引》的发布,有望让更多视障人士实现旅游愿望。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在这以前,盲人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欧洲国家的盲人们经常在秋天举行文艺活动,并把这项活动的记念日称为“白手杖节”。

1989年9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每年的国际盲人节时,由省(市)盲人协会出面,业务部门协助,结合当地情况,举行适当的庆祝活动,以活跃盲人的生活,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盲的关怀。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盲人4000万到4500万,低视力是盲人的3倍,约1.4亿人,其中75%即1亿多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及屈光矫正得以恢复或提高视力,尚有25%的低视力患者需要低视力保健,如需配戴助视器及视觉康复仪等。

我国曾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过视力残疾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视力残疾患者近1300万,其中盲人约550万,低视力约750万。14岁以下儿童盲及低视力的主要病因为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视网膜色素变性、白化病、视神经萎缩等。60岁以上老年人盲或低视力的主要病因为白内障。

我国每年会出现新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135万,即约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国视力残疾人数将为目前的4倍,即将达到5000余万。

世界盲人联盟(WORLD BLIND UNION) 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84年,前身是国际盲人联合会和世界盲人福利会,现有会员国72个(截至2004年10月)。

该会的宗旨是以使全世界的盲人以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参与社会生活。世界盲人联盟总部设在巴黎。

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是该组织的创始组织之一。

世界盲人联盟在联合国各有关组织中具有咨询地位,自成立以来在防盲、促进各国制定保障盲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和政策,加强盲人自立精神、开发盲人潜力和促进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