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的最早有记述的湘妃墓位于湖南君山岛可追溯到先秦

中国现存的最早有记述的湘妃墓位于湖南君山岛可追溯到先秦

流传至今的湘妃遗迹主要分布在湖南的湘江沿岸,包括湘江末端的湘阴和湘江上游(潇湘二水交会之处)的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

洞庭湖君山岛上的湘妃庙和湘妃墓在秦以前已见于记载,目前是国家级风景区的一部分。

君山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东部的洞庭湖中,是一个小岛,全称君山岛又名爱情岛。

国家5A级景区,面积仅0.96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63.5米。古代称为湘山,洞庭山。

屈原在《九歌》中把葬于此的二妃称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

传说中的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娥皇女英二妃子寻夫时闻此噩耗,恸哭不已,忧郁而死。

百姓被她们与舜帝的爱情所感动,葬在君山,俗称“二妃墓”。

传说二妃的眼泪洒在竹子上,形成抹不去的斑点。这就是著名的湘妃竹。

China-Hunan-Yueyang-junshan-island-scenery-spot(图:湖南岳阳市君山岛风景区内的“二妃墓”)

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钦差大臣彭玉麟捐款对墓进行了一次大型维修,竖上“虞帝二妃之墓”的墓碑。

岛上古迹众多,历代修有36亭48庙。风景秀丽,有大小72峰,是洞庭湖中最著名的小岛。著名景点有二妃墓,朗吟亭,柳毅井,秦始皇封山印,汉武帝射蛟台等。岛上所产的君山银针,是中华十大名茶之一。

君山属于岳阳楼洞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坐落在蘋岛(又称蘋洲、白蘋洲,其得名当出自《九歌-湘君》,“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白薠”一作“白蘋”。)附近湘口上的湘妃庙,其沿革据记载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目前是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永州潇湘庙与座落在永州宁远境内的九嶷山舜陵长相辉映。

湘妃庙宇,沿江多有,见于书志。

秦代已有湘山祠,祀二妃。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唐人称湘山为青草山、黄陵山,称其祠为黄陵庙。

张守节《史记正义》:“按:湘山者,乃青草山。山近湘水,庙在山南,故言湘山祠。”

《括地志》:“黄陵庙在岳州湘阴县北五十七里,舜二妃之神。”

《永乐大典》卷之二千二百六十引《岳阳志》旧图云:“汉荆州牧刘表题云湘夫人碑。庭有断碑,晋大康九年立额,题曰虞舜二妃之碑。元和十四年,韩退之过而祷焉。”

永州之有湘妃庙宇,见于记载者有三处。

一在州属湘源县,始建于唐代以前。柳宗元有《湘源二妃庙碑并序》,《通典》载唐永州零陵郡属三县:零陵、湘源、祁阳。

一在祁阳,始建于明代以前。徐霞客《楚游日记》载:“祁江从北至此,南向入湘;而甘泉活水,又绕学前,透出南胁,而东向入湘。乃三交会之中,故桥曰潇湘桥,亭曰潇湘亭,庙曰潇湘庙,谓似潇湘之合流也。庙祀大舜像,谓巡守由此,然隘陋不称。”

今祁阳县城外有潇湘庙,为清代建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在湘口,亦始建于唐代以前。明弘治《永州府志》卷三载:“潇湘二川庙,旧在潇湘滩西岸,唐贞元九年三月水至城下,文武官民祷而有感,至于水落,漕运艰阻,未有祷而不应,自是凡旱干水溢,民辄叩焉。后徙庙于潇湘东岸。至正癸巳(十三年),庙遭兵燹,遂移置于潇湘门内。洪武壬戌(十五年),知县曹恭增置殿宇。洪武四年,本朝敕封为潇湘二川之神。”(康熙《永州府志》卷九称“潇湘庙”,记事略同。)刘禹锡《潇湘神二曲》诗:“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当是吟咏湘口庙宇之作。

永州湘口的湘妃庙宇称为“潇湘庙”或“潇湘二川庙”,实即“湘妃庙”,祀二妃。因庙宇建于潇湘交汇处,故可独获此称。唐至明代的潇湘庙现已难觅踪迹,现存有遗物可考的是清代迁徙至潇湘东岸的潇湘庙。

此庙是潇湘沿江迄今罕存的湘妃庙之一,建于潇湘东岸浅山上,潇湘交汇处,与蘋洲相望。

2003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方志所载,此段江岸上旧设潇湘镇或潇湘津(在城北十里潇湘会流之地),又有潇湘关、潇湘门、潇湘楼(在城西,潇湘二水合流于前),有望江楼(在城北俯瞰蘋洲,有潇湘馆及湘口驿(在城北十里),往日繁华可想而知,惜皆不存。

2005年7月-10月间,张京华教授与学生数次前往潇湘庙考察。

此庙座西向东,面向江水。房屋样式院落与一般住家无异。

建筑为二进规模,门厅部分被当作前殿,正厅部分被当作正殿。房屋为砖土相间,中霤(天井)顶部已塌陷,但整体结构尚在。

正殿地面有尺许高的石台,上有残存彩绘,早先当有神像及祭台。后墙正中有门,已封死,当可通往后院,推测早先当有后殿,现已不存。

碑刻有重建庙碑、捐献功德碑、福田碑及界碑等几类,大多砌在墙壁内,门厅左右厢房所嵌9通,天井左右两壁所嵌7通,前院便间所嵌2通,另有前院阶北埋没残碑1通,山后路旁、田间、井泉等处散乱残碑4通,共计23通。

碑刻以天井南3碑年代最早,《建立潇湘圣庙》碑刻于乾隆四十年,西凤九坊和九嶷坊的功德碑字迹磨泐严重,估计年代与《建立潇湘圣庙》相近。

天井北4碑《重建二圣像龛碑》及刘姓、向姓、周姓功德碑均刻于道光十一年。

门厅(前殿)北厢房5碑按年代早晚自东向西依次排列,计有《重建神像卷棚碑》(嘉庆十三年)、《西岸重装》碑(嘉庆十三年)、《流芳百世》碑(道光十一年)、《重修潇湘圣庙碑》(同治四年)和《重建正殿碑》(同治十三年)。

门厅(前殿)南厢房4碑也是按年代早晚自东向西依次排列,但较北厢房为晚,主要刻于光绪年间,计有《重修正殿碑》(?)、《通天庙捐神相树》碑(光绪二十一年)、《永垂不朽》碑(光绪二十四年)和《福主田碑》碑(光绪二十四年)。

前院阶北土中埋没的是《重建潇湘庙碑》,石残,有叙述文字,无年月。

前院北侧便间墙壁中砌有2通界碑和禁碑。

碑刻称庙祠为“潇湘圣庙”、“潇湘神祠”,称帝舜为“皇爷”,称湘妃为“二圣”。

相传此庙原在西岸,又有记载称此庙曾在潇湘交汇处的浮洲之上,康熙《永州府志》卷八:“潇湘神祠原在浮洲上,有司以春水泛滥,艰于涉祀,迁之东岸。至今秋水澄碧,尚见甬道也。”今碑刻多砌于墙内,推断应是迁址时所为。

据庙中嘉庆十三年(1808)《总领会首》碑,载“西岸重装二圣皇爷金身新塑”,推断此庙此时仍在西岸。

据道光十一年(1831)《重建二圣像龛碑》载“潇湘圣庙迁上五十余年,创修兼备”,则此庙在1771年以前曾经有一次迁移。而庙中现存乾隆四十年(1775)《建立潇湘圣庙》碑,推断迁移时间即在乾隆四十年。下至道光十一年,尚有增修。

乾隆四十年《建立潇湘圣庙》碑又载:“……两川之神於湘之口而祭之,论者德配禹皋,明(名)重千古,余(于)今本庙修擞(?)百年……”,推断潇湘庙在西岸当始建于1675年即康熙十四年以前。庙中现存道光十一年《流芳百世》碑,载“圣庙系古祠也,始自大明隆武年间”,隆武元年为1645年,推断西岸建庙当始于1646-1675年之间。

庙中现存同治四年(1865)《重修潇湘圣庙碑》及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正殿碑》,推断此时潇湘庙在西岸尚保留有若干年。庙宇最后迁址到东岸,当在光绪中期。此庙正殿墙壁上,尚存留有少量彩绘痕迹,以及“光绪廿七年”题名墨迹、“公元一九五0年解放第一道院”题名墨迹等。

据说此庙曾被当作茶油加工厂及粮食干校职工住房,迄今墙壁及石碑上仍有熏烧的痕迹。要之,此庙历经一百余年,兀然尚存,亦称难得。在我们考察期间,庙中仍见有些少祭祀香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