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饼”字出于战国《墨子 耕柱篇》

面食是中国北方居民的主食,但是在商周时代由于磨面的石磨尚未发明,因此还没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人们只能连麸皮一起整粒地煮来吃或蒸来吃,这样吃法当然口感不好,所以先秦时期人们都把用粟和黍碾成的小米和黄粱视为上等粮食,并不看重小麦。

到了战国时期在《墨子 耕柱篇》中首先出现了“饼”字。“饼”是古人对面食的总称,蒸的饼叫“蒸饼”,烤的饼叫“烤饼”,撒上芝麻的饼叫“胡饼”,下在汤里的叫“汤饼”。

既然有面食,就该有磨面的工具,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过战国时期的石磨,迄今所见的早期石磨都是西汉的。

山东蓬莱的一位农民曾经在地下1.5米处深处挖出过一具汉代的石磨,直径68厘米、下扇厚12厘米、上扇厚13厘米,上扇顶部有一隆起的圆台,中间有两个漏粮食的孔,边缘有三个供推磨时拴绳用的卯眼,磨盘齿纹呈几何形放射条状,雕工精细,整体结构与现代的石磨相差无几。

这样的石磨明器在汉墓中常常能够见到。

汉晋时期虽然有了面食,但是还没有掌握发酵的技术,所以当时吃的面食都是未经发酵的。

未经发酵的死面饼很硬,吃起来难以咀嚼,因此需要用汤汁泡饮以后才能吃。这种吃法流传到今天就演变为西安的羊肉泡馍和北京的卤烧。

在没有面食的时代行军、旅行带的干粮是炒熟的米,炒米叫做“糗”,吃的时候也要用汤汁浸泡。携带时糗盛在竹篮里,汤汁饮料盛在壶里,这就叫做“箪食壶浆”。

所以在先秦两汉时期肩部有双耳、可以提拎的壶是必不可少的食具。

魏晋以后随着饮食习俗逐渐发生了变化,壶的功能也渐渐让位给了注子,壶的造型也渐渐演变为观赏或插花用的瓶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