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始终占主导地位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

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明显地具有速度快、用料省、效率高等优点。

然而,自北宋庆历年到鸦片战争的800年间,这项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推广。活字版不但没有取代雕刻版,就连之同样的发展都没有得到,用活字印刷的书籍始终少数。

有人曾做过专门统计:清末版本目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校注》共著录历代书籍7748种,约计不同版本20000部,其中活字印本只有220部,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一强。

解放后出版的《北京时图书馆善本书目》共著录历代善本书11000多部,其中活字印本也只有150余部。

在我国古代,雕版印刷始终占主导地位,原因有多方面:

一、社会原因。

首先,从政治方面来看,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瞧不起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把各种新技术视作奇技淫巧,对活字印刷也一直采取不屑一顾的冷漠态度。其次,从思想上进,在封建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缺乏探讨自然规律的志趣,崇礼复古,因循守旧,官私工匠一旦掌握雕版技术就容易墨守成规,不愿改动。

二、学术原因。

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独霸了学术领域,我国图书类型长期在经、史、子、集的圈子里徘徊,宋朝以后更是原地踏步,加上科举制只以儒经为考核内容,四书五经不仅是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法典,而且是他们升官发财的敲门砖。

这些书一旦雕成书版,便可长期使用,即使是毁坏了,还可以修修补补继续使用。

在历史上收集前朝留下的雕刻版,利用它们为新王朝服务的事例屡见不鲜,故有“三朝本”、“邋遢本”之称。

这样,在学术著作数量少、内容更新极慢的情况下,活字印刷速度快、用料省的优越性也就体现不出来,而刻版雕成以后可以反复使用,反倒显得简便省事。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学术保守和惰性鼓励雕版,抑制了活字印刷的应用和发展。

三、文字原因。

中国汉字的特殊性给使用活字印刷带来了先天性困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汉字数量巨大,制作单字困难。

我国汉字的常用字就有四五千个,还有数以万计的冷僻字,要采用活字印刷术起码要有10万个以上的单字,而且,还要经常增加一些单字,这样的工作是很艰难的。

二是活字印刷技术复杂,难以掌握。就制字来说,汉字的古体字大多数在8画至16画之间,无论是雕刻还是制模铸造都要有相当的技艺术。

三是单个汉字拣排不便。汉字没有像拼音文字字母那样简单而固定的排列次序,这就为拣字排版和拆版还字带来了困难,无论是用韵目法还是用部首法来排列单字,都有一定缺陷。

这就会降低排印速度,对以后的拣排和印刷机械化造成障碍。

四、技术原因。

活字印刷术本身较为复杂,为一般人所不易接受。它所使用的材料又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生产过程中难于操作,泥活字易碎、木活字吸水变形、金属活字不易附着水墨,因而就会造成活字本书字体大小不同、着墨浓淡程度不同、错排漏排倒排现象多等问题。

雕版印刷却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这就是我国早期活字印刷未能迅速发展普及的原因。活字印刷术因此也未能走出,为些雕版印刷一直在我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

我国古代雕板印刷的书都是单面印刷的。

到19世纪后,现代机械化活字印刷传入我国,逐渐取代了雕刻板和我国古老的印刷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