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农作物最早最大的起源中心

苏联著名植物地理学家恩-依-瓦维洛夫在其影响深远的世界农作物8大起源中心学说里,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起源中心,但众多作物的成功驯化,并不是汉族独立完成的,是吸收引进,融合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史载战国时期中原一带“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当时老百姓的饮食结构仍非常简单,常常大豆当饭、豆叶作菜。而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人的餐桌慢慢地一步步丰盛起来,其中包括了许多来自于少数民族和国外的“胡”菜“胡”饭。

在《现代汉语辞典》中,“胡”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字。它主要有3层意思,其一,泛指古代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其二,指来自北方和西方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其三,用于姓。

统计了一下“胡”字打头的词条,除了几个专有名词,胡的用法可分两类。第一种,带有明显的贬义:胡扯、胡搞、胡搅蛮缠、胡说八道、胡作非为……考究起来,大抵这些词的发明者都是古代中原民族,否则不会把这些不好的意思全部加诸“胡”。

第二种,“胡”相对客观,胡琴、胡笳是乐器,而胡椒、胡麻(芝麻)、胡瓜(黄瓜)、胡桃(核桃)、胡豆、胡葱(大葱)、胡蒜(大蒜)、胡荽(香菜)、胡萝卜等是果蔬,这些“胡”字,倒是透露了它们的身世、来历。

中国人的餐桌上,许多的果蔬都有别名,除了上面的“胡”字系列,还有带“番”的,番茄、番薯(红薯)、番椒(海椒、辣椒)、番石榴、番木瓜;带“洋”的,洋葱、洋姜、洋白菜(卷心菜)等等。

著名农史学家石声汉教授曾对这些域外引种作物的名称作过分析,认为冠以“番”字的,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外国船只)引入;冠以“洋”字的,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的;而前面冠以“胡”字的,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陆路引入。

述及植物引种,20世纪初美国汉学家、曾4次到中国考察的劳费尔在其名著《中国伊朗编》中有一段精彩论述:“中国人是熟思、通情达理、心胸开阔的民族,向来乐于接受外人所能提供的好事物。宇宙间一切有用的植物,在那里都有栽培。当然这些植物的采纳和吸收过程是一步步进行的。”

作者:李根蟠(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