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医院萌芽是战国管仲办的“养病院”

医院是一种公共机构,其任务是诊治疾病、收容伤病员、进行健康检查、接生等。

医院源于印度,早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印度已设立医院。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代,印度有十八所医院已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医院类似。

中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医院萌芽的。春秋初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在首都临淄创建了养病院,收容聋哑人、盲人、跛足等残废者进行集中疗养。

据《管子-入国》记载,我国在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曾在国都山东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设立“养病院”收养残疾病患者。

书中说:“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跛辟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

这样把残疾病患者和心理伤残者收容起来,集中进行调养,在我国历史上是一创举。

管仲设立的这种养病院,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康复中心

苏轼在元佑四年(1089)在杭州“以私帑金五十两助官缗”建立了一所名为“安乐”的病坊。

在苏州的宋朝石刻《平江图》中,有一古式房屋图样,上镂“医院”二字。

宋人陈耆卿的《安养院记》载:“安养院在州(苏州)钤厅后,旧名医院,宝庆中改今名。”这是在中国有实证可考的最早出现的“医院”名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