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院李红梅研究团队首创多项国际国内“痕量分析”成果
从2015年1月9日召开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牵头完成的“痕量分析用试剂纯化与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成果解决了近30年来高纯溶剂制备的技术难题,为食品环境、医药卫生等领域痕量成分的高准确度检测提供支撑。
“痕量”在化学分析中的意为“少得只有一点儿痕迹”。人们通常将10-6数量级即百万分之一以下的含量测量称为“痕量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有毒有害物质监测问题的不断关注,痕量分析的比重已越来越大、限量值也越来越低。如以二噁英、多氯联苯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农兽药等,即使含量低于10-9g/g痕量水平,相当于每克物质中存在有十亿分之一克的残留,仍然对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危害。因此,痕量物质的准确测量是控制重大风险的技术保障,对保障公共安全和大众健康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痕量物质的准确检测中,高纯溶剂、样品处理材料和标准物质等分析用试剂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准确度水平。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痕量分析用试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环境、食品等领域的准确测量。
中国计量院李红梅研究员团队经过努力,攻克这一关键技术。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攻克痕量杂质靶向去除溶剂纯化关键技术,杂质含量从10-9g/g降低至10-12g/g,相当于每克中杂质含量低于万亿分之一克。
此外项目组国际上首次发明了在线毛细管整体柱微萃取技术,攻克了痕量组分定向富集的难题;研制国家标准物质69种,全部填补国内空白,其中38种填补国际空白;实现了高纯溶剂与样品处理材料等痕量分析用系列核心物质的自主产业化,产品质量达到或优于国际先进水平;首次建立了农残级与色谱级等高纯试剂纯度和痕量杂质的系列检测方法,创新制定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列标准,国内首次实现对高纯试剂的评价和质量控制。
项目成果全面提升我国痕量分析用试剂质量总体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的溶剂纯化专利技术,解决了近30年来高纯溶剂制备的技术难题,为食品环境、医药卫生等领域痕量成分的高准确度检测提供有力支撑;打破了我国痕量物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带动相关产品价格下降三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