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称为“外科鼻祖”的古代医学家是华佗
东汉名医华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医术很高明,不仅精通内、妇、儿科和针灸疗法,更擅长外科手术,后世称其“外科始祖”,他为我国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华佗(约145-208),字元化,名府,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一带)人,东汉末年医学家。
关于华佗的家世以及师从何人,史书都没有记载,这说明在当时,可能华佗的社会地位不高。
华佗一生不图名利富贵,宁愿做一个四处奔波、治病救人的民间医生。
据《后汉书》记载,太尉黄宛曾在汉献帝刘协面前推荐华佗入朝做官,后来又有沛相陈眭推荐他当孝廉,华佗都婉言谢绝了。
大丞相曹操多次派人到他家里,催促早日返回许昌。华佗迟迟不从命,最后,曹操以虚诈为名,将华佗逮捕。华佗不畏强暴,不为利诱,虽然身陷牢狱,仍不忘广大群众的疾苦,断然拒绝曹操的要求。
华佗预料到会身遭不幸,就将携带的医书一卷,交给狱卒,希望他能保存下来,留传后世。但狱卒怕受牵累,不敢收下。
华佗非常失望,一怒之下,将医书付之一炬,他最后被曹操杀害。
华佗之死是中医学史上一个重大的损失,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惋惜中仰望着神医华佗的高明医术。
创编了五禽戏,继承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号召人们参加劳动,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他的学生吴普每天坚持做“五禽戏”的锻炼,身体很强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五禽戏一直流传到后世,明代周履靖曾将五禽戏的动作绘成图案,编进了《赤风髓》一书。
华佗在针灸术上有许多的发明创造,他的特点是取穴精简,扎针深,注意针感传导,疗效很显著。
这与他善于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包括他人的经验)是分不开的。
一次,督邮徐毅患病,请医官刘租针灸治疗,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咳嗽,欲卧不安”。过了一天,请华佗医治,华佗发现刘租的针刺伤了患者内部脏器,产生了新的病例。
华佗反复研究,认为刘租之所以会刺伤内脏器官,是由于按照“挟骨相去三寸”(以脊椎骨为正中,旁开一寸半)取穴。
华佗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挟脊相去一寸”(以脊椎骨为正中,旁开各五分)的取穴新方法。这种方法既安全,又能取得较好的针刺效果。
后世人将此穴位命名为“华佗夹骨穴”以纪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