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是黎介寿院士

黎介寿,著名普通外科专家。1924年10月生,湖南浏阳(今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人。

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获学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副院长、科学委员会主任、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解放军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授等职。

他在我国普通外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

独造一系列国际最好水平的肠外瘘治疗原则与方法,推广全国。

在国内率先研究外科营养支持疗法,结合国情提出一系列系列改进措施,为该项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我国危重病人的抢救水平,影响深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项。

经长期探索与大量动物实验,攻克肠移植技术难关,在防治感染与促进功能恢复、排斥反应的监控等方面创造了新技术、新经验,成功地进行了亚洲首例全小肠移植,使我国成为国际上8个能开展肠移植的国家之一。

LI-Jieshou(图:黎介寿院士)

黎介寿被国际上公认为“全世界研究肠道时间最长,最有成就的人”。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艰难求学 走进殿堂

黎介寿教授父亲英年早逝,家中中断了唯一的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苦。黎介寿的求学生涯也因此异常艰辛,只能在当时可能免费读书的学校中作出选择。经过发奋攻读,他终于考进了可免去吃住、学费等一切费用的前国立中正医学院。1949年,完成了大学学业,接着又考入南京中央医院(现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实习,从此步入了医学的殿堂。

1949年南京解放之后,黎介寿加入了解放军的行列。从此致力于国家、军队医学事业的发展,在我国胃肠外科研究领域独领风骚。先后任国际外科学会国家级会员、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医药卫生专业评审组委员、解放军医学科委员会委员、外科专业学会主任、中华创伤学会常务理事、中外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外科学会营养支持学组组长、中华外科学会胃肠外科学组顾问等职。

兢兢业业甘作奉献

众所周知,临床普通外科是一门传统学科,不仅辛苦,而且难出成果。然而黎介寿教授却十分倾心于这项事业,对病人极尽关爱,高度负责,具有崇高的医德医风,充分体现了医学家的仁者之心。他给病人做手术一丝不苟;凡是预约的病人他都要提前到诊室去等待;凡是病人的来信,他总是每封必复,“宁愿自己辛苦点,也不能让病人感到失望”。接受过黎介寿教授医治过的病人,无不为他的医德医风所感动。

在他75岁高龄时,依然每周直接参加、指导2-3台手术,坚持每日学习到深夜,以获得最新的技术和理论来指导医疗实践。

他在花甲之年与猪相伴5年,打破亚洲小肠移植零纪录,填补医学空白;他行医60多载,完成2.1万多台手术,把万千患者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收到表扬信和锦旗1.4多万件。

黎介寿的精湛医术,来自于他的勤奋好学和刻苦钻研。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大楼门前的78级台阶,他攀登了近半个世纪。从1968年进入这幢大楼工作至今,黎介寿数十年如一日,像攀登台阶一样,攀登医学高峰,在肠道疾病研究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亚洲第一”“世界第一”,先后获得46项科研成果。

突破传统 开创未来

他是我国肠瘘治疗先行者。1960年代创造性提出一整套肠外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970年代提出“设法使瘘自行愈合,手术是最后的治疗选择”的新见解,这一创新的治疗理论使国内外医学界对肠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1980年代研究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控制腹腔感染、处理瘘口、营养支持、手术技巧等完整的治疗方法,解决了带血蒂管肠浆肌层片修补复杂肠瘘手术的难题,创造了运用腹腔灌洗引流控制腹腔内感染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肠瘘的自愈率并缩短了疗程。

迄今为止,他所领导的研究所接收的960例肠瘘病人,治愈率高达92.6%;625例手术的成功率为99.1%,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他是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他于1970年2月在我国第一次成功地将全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从而在我国临床营养支持发展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他率先提出了“非蛋白质热量过高是导致肠外营养淤胆的主要原因之一”,并经动物实验证实后,临床应用明显降低了淤胆发生率,攻克了这一世界性的难题。

30多年来,他一方面潜心研究,一方面致力于这项技术的推广,先后主持了50多期营养支持学习班,为各地培养了2000余名骨干人才,并主编了《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这本专著,对医生开展临床营养支持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于1990年促成了中华外科学会营养支持学组的成立,1994年又创办了专业杂志《肠外与肠内营养》。

黎介寿医术高超,但从不满足,总是瞄准医学科技前沿,不断进行实验研究与临床验证,以改进治疗技术,提高医疗效果。1992年2月,在他的领导下,经过8年的实验,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获得了动物异体小肠移植实验的成功,这在亚洲尚属首次

1994年3月12日,他亲自主刀,为一例患短肠综合症的患者移植了2.5m异体小肠,患者术后存活310天。这一手术的成功打破了我国及亚洲小肠移植零的记录,使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

1996年1月19日,黎介寿再次成功地进行了亚洲第2例人体异体小肠移植手术,使南京总医院成为全世界能施行这一移植术的9个国家中的24所医院之一,是当时亚洲唯一能施行这一手术的医院

后重点研究对十二脂肠、全胰的移植展开攻研,在动物实验获得成功后,即将向临床过渡。

著书立说 硕果累累

黎介寿教授成果丰硕。先后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和三等奖,国家科学大会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成果奖24项,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与“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其中被 SCI、EI、ISTP收录近百篇。担任13卷2000万字巨著《手术学全集》的总主编,出版专著8部,参与21部著作的撰写工作。

精于管理 倾心育人

黎介寿教授不但医术精湛,而且擅于管理。在他的领导下,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自1979年成立专科中心至今,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突出进展。1998年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临床药理基地(营养支持专业);同年被总后卫生部批准为全军普通外科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他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普通外科人材的培养。他要求外科医师要做到三会:“会治病,会科研,会讲课”,并提出了“大胆放手,具体指导,严格要求”的12字教学原则。

他常说:“看到学生成长,看到事业后继有人,就像看到自己的科学生命在延伸”。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在临床治疗上,他更是热情传帮带,他在从事繁重的大学临床教学的同时,培养了近60名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有近300名中青年专业人才现已成为军队或地方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和医疗科研骨干,使事业保持了经久不衰的发展势头。

精湛小肠移植术来自与猪相伴

1985年一个深夜,一个13岁的小姑娘因腹腔大出血,大部分小肠被切除,剩下的肠子两端不能吻合,靠血管钳夹着抬进了南京总医院。姑娘的父亲一见黎介寿就下跪道:“救救我的女儿,给她接段肠子吧,要不,把我的肠子给她!”然而,小肠移植是全世界都没有攻克的难题,黎介寿也是束手无策。小姑娘苍白的脸上泪水横流:“黎爷爷,我还小,我不想死,求求您救救我吧……”

那一夜,黎介寿把自己关在空荡荡的病房里,花季少女临终前哀求的眼神,像锥子般深深刺痛他的心。年逾花甲的黎介寿,决意攻克小肠移植这个世界性的难题。

黎介寿将铺盖搬进动物实验室——猪圈,开刀、观察,不间断记录和分析动物实验的每个数据。实验室内到处散发着刺鼻的粪便味道。因为条件简陋,没有空调,黎介寿和学生们夏天挥舞着蒲扇,为猪驱虫消暑,冬天拎着煤炉,为猪生火取暖,学生们心疼地称他为“猪爷爷”。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4年多时间。

1992年2月14日,经过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黎介寿终于在亚洲首次取得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成功。1994年3月12日,年届七旬的黎介寿走进手术室,为患者杜新平进行小肠移植手术。经过7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一段2.5米长的异体小肠移植到患者腹腔内。杜新平获得了新生,亚洲首例小肠移植在南京总医院获得成功。如今,在黎介寿和他的团队努力下,南京总医院成功开展的小肠移植手术,占全亚洲一半以上,相关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患者托付的是生命,我们研究就是要拼命。”在黎介寿眼中,科研攻关是探索未知的崇高事业,就是要攻坚克难。2011年1月,黎介寿领衔研究的“肠功能障碍的治疗”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该年度全国医院系统唯一的一等奖。世界著名外科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德瑞克对黎介寿说:“先生是全世界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了不起,我敬佩您。”国际权威学术机构、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主席森格教授称赞:“黎介寿开创的事业,对治愈肠道疾病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黎介寿院士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2014年4月25日,浩瀚宇宙星空中又一颗小行星被刻上中国人的名字: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院士,从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政委郑卫平以及中国科学院领导手中接过小行星命名证书、照片和纪念铜匾,正式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2014年年初,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经中国科学院推荐并报该中心批准,由紫金山天文台2007年3月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92178)小行星,被命名为“黎介寿星”,并刊入《国际小行星历表》,成为永久星名,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黎介寿星”位于狮子星座,距离地球约2.21亿公里,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68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它的轨道半长径为2.60天文单位,即3.9亿公里,属于永远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运行的主带小行星。该星平均每日以160万公里的速度,在轨道上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4.20年。

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崇高荣誉。

以人命名小行星,旨在彰显被命名人对科学、教育、文化、慈善等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据介绍,20世纪,曾有一批小行星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祖冲之、郭守敬、沈括名字命名。

此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又以钱学森、袁隆平、王选、刘东生、谷超豪等当代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了一批小行星,“航天英雄”杨利伟也曾获得小行星命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