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位自己培养的女博士是理学博士徐功巧

新中国第一位自己培养的女博士是徐功巧。

徐功巧1942年9月生于上海;
1954-1960就读上海市二女中;
1965年复旦大学生物系遗传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遗传室工作;
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位于中国北京)酶室研究生,在著名的生物物理学家邹承鲁指导下学习;

(图:徐功巧博士的近影及签名)

1982年11月23日在生物学部举行的论文答辩会上,徐功巧宣读了题为《D-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与辅酶NAD的关系——新荧光团的研究》的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她的论文符合博士学位的要求;
1983年1月,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决定授予她理学博士学位。

1984-1986年她在美国芝加哥的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学系进行博士后训练,学习分子生物学技术。
1986-1988到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 University)附属医院神经科学及细胞学系,帮助建立分子生物学技术。

1988年底技术移民到加拿大,在多伦多大学教学医院之一病童医院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 的生物化学系,任副研究员,从事巨大分子蛋白质-肠粘蛋白(musin) 的研究。由于多年来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工作积累一定经验,所以开始着手还是与分子生物学有关的克隆musin cDNA。克服重重障碍经历一年时间终于成功完成粘蛋白的cDNA克隆工作。有了cDNA序列对预测musin蛋白质分子结构有理论指导作用,从而为后来的结构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2003年由于实验室主要负责人退休,实验室关闭,本人也因此退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