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茶马互市治边政策始于隋唐止于清朝
中国最早的茶叶贸易通道是“茶马古道”。此道源于古代中国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
史料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中国茶叶就已经开始向外传播了。当时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中国商人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再加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互市”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自唐代开始,历代统治都对茶马交易采取了积极控制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至乾元元年(758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官方茶马交易的先河。
北宋时,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朝廷还在成都和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各置榷茶和买马司,而易马的茶叶就地取自川蜀。
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
明代时,在恢复茶马政策的基础上变本加厉,并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
清代时,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雍正十三年(1745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茶马交易治边制度始于隋唐,止于清代,前后延续千年。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从民间贸易的先导而得以发展壮大,形成了以川藏道、滇藏道、青藏道(甘藏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输以众多的支线、附线,从而构成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
它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