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鱼腥草”入药载于南北朝的《名医别录》
鱼腥草又名蕺菜、臭菜、折耳根,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鱼腥草之名最早见于南北朝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宋代药物学家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图:在中国盛产鱼腥草的西南诸省,人们喜欢将新鲜的折耳根做成各种冷热菜肴)
宋代苏恭在《苏沈良方》中亦称:“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关中谓之菹菜。”
鱼腥草多在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后阴干用或鲜用。其性微寒,味苦,入肺、膀胱、大肠经。据测定,含有新鱼腥草素、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钙、磷、钾、镁、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疟疾、热痢、痈肿疮毒、水肿、淋病、痔疮、脱肛、湿疹、疥癣等症。
《医林纂要》载:鱼腥草“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分类草药性》亦载:“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现代药理证实,鱼腥草可以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鱼腥草中提取的一种黄色油状物,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鱼腥草素的衍生物亦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起到利尿的作用。
研究还表明,鱼腥草所含的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起到抗肿瘤作用;具有抗炎、抗辐射作用,并有镇痛、镇咳、镇静、抗惊、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等作用。
鱼腥草用于治疗肺痈咳吐脓血,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常配以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用于治疗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治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配伍。
据说,鱼腥草之名最早始于越王勾践。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战败后成了吴王夫差的人质。他在吴国期间忍辱负重,假意归顺吴王,后来被放回越国。
而越国正因干旱而颗粒无收,百姓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为了度过这场天灾,勾践翻山越岭,四处寻找可充饥的野菜。一天,勾践过于疲乏,倒在山脚下的草丛中,醒来时发现小溪边有一大丛绿油油的野草,他过去摘了一些叶子,让随从煮熟喂马。
第二天,马不但未中毒,反而更有精力了。勾践就让百姓暂吃这种野菜,因为它揉碎后有一股鱼腥味,所以越王勾践就叫它“鱼腥草”。
由于鱼腥草生长非常快,割去又长,长生不息,越国上下居然靠鱼腥草度过了饥荒。后来,人们才发现这种草不仅可以吃,还可以当作药来用。
传说鱼腥草还有抗辐射功效。
1945年8月8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人类战争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许多暂时生存下来的人都得了放射病。
在缺医少药和西医医治无效的情况下,当地居民纷纷采集鱼腥草自救。
服用者中有11人幸存,以后都健康地生活着。这11人中距离爆炸中心最近的只有700米,最远的2500米。
有一对亲姐妹,姐姐在爆炸当天出现高热和鼻衄(读音“扭”,四声,鼻出血),3天后陷入昏迷,她的母亲给她用鱼腥草,此后她连服一年,身体完全康复。
而妹妹在爆炸时身体尚好,没有服鱼腥草,一个月后突然出现发热、脱发、腹泻、出血等放射症,处于濒死状态,这时她开始服用鱼腥草,最终也摆脱了死神。
而那些在当地海军医院接受正规西医治疗的病人,大多于发病两周后死亡。由此,人们猜测鱼腥草具有抗辐射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