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亮相世界级航展的国产浮空器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制

2014珠海航展于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在珠海举行。

首次参展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将展出我国自主研制的最新浮空球,成为继飞机、直升机等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空中平台。

展会上,这个白色“气球”由电缆系住,飞在展馆千米高空执行航展安保任务。

据介绍,这个首次在世界级航展展出的中国浮空器长32米、容量达1600立方米,肚子里充满氦气,有防雷电的电缆来当“脐带”;可在1000米高空连飘15个昼夜“纹丝不动”,甚至能抵抗10级台风和雷暴天气,也可24小时不间断、360度从空中监视地面动态。

中国电科浮空首席科学家徐忠新介绍,相比于同载重的常规无人机、直升机,“神奇气球”的留空时间最长可达15天,大型的系留气球甚至可以连续留空30天以上。

具有驻空时间长、定点悬停、垂直起降方便、载重能力强、噪声低、耗能少等优点。

作为一种通用平台,还可搭载红外光电设备、通信设备、雾霾探测设备、测绘设备等多种设备,用途广泛。

该产品首次亮相珠海航展,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掌握在操纵浮空器的构造、材料、控制、信息获取和通信方法的技术,填补了国内球载高清监控领域的空白

浮空器早在18世纪就已经问世,是飞行器家族中的老前辈。

早期的浮空器主要用于侦察、巡逻、轰炸和运输。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国共制造了466艘有动力的浮空器——飞艇。德国使用飞艇袭击不列颠腹地,使2000余名英国人丧生,有效地牵制了协约国约110架作战飞机和近14000人的防空部队,德国“齐柏林伯爵”号飞艇因此名扬天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仅美国就制造了168艘飞艇。战后,由于飞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加之当时的浮空器主要使用易燃的氢气产生升力,经常发生火灾,事故频繁,人们对浮空器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疑虑。1937年德国“兴登堡”飞艇的坠毁惨剧标志着人类航空史上浮空器时代的暂时中止。

随着航空技术、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性石油危机的警示下,人们又想起了节省油料、效费比高的浮空器,并纷纷投资研制。从军事领域来看,浮空器可执行空中预警、侦察监视、攻击潜艇、扫雷、布雷、运输部队和装备等任务。一艘载有30吨负载、续航时间为14昼夜的飞艇可顶替4-5架侦察机或1架预警机。

浮空器的低红外和低雷达探测性能又可以使其发挥更大的威力。

目前发达国家担任航母战斗群预警和反潜任务的分别是大型舰载预警机和固定翼反潜机、反潜直升机。发展使用浮空器对于急需高性能预警机飞机但又囊中羞涩的国家来说,不失为明智之举。种种迹象表明,浮空器这种古老而又年轻的航空器将要重新焕发生机。

美军方曾经表示,利用浮空器加强导弹防御这一构想并不是心血来潮。因为在2.1万米以上的平流层,飞机已经失效,而浮空器正好借助平流层的无空气对流状态,实现稳定监视。而且,在平流层使用本来在外太空使用的传感器,其灵敏度将提高近50倍!同时,浮空器载雷达还能探测地面雷达所不能发现的超低空突防飞机和巡航导弹。

美国陆军和海军都对新一代浮空器在战术领域的应用潜力非常感兴趣,希望这种浮空器能在战区上空不间断的监视敌方部队的机动,甚至携带激光测距瞄准仪,为美军的巡航导弹和未来的“灵巧炸弹”指示目标。

另外,美国白宫和本土安全办公室也对浮空器项目表示了浓厚兴趣,计划使用浮空器加强对美国内上千个可疑恐怖分子的监控。

我国的浮空器研制工作开始于1979年。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浮空器在国民经济和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关单位对发展浮空器有着极大的兴趣,并多次召开大规模研讨会。

目前包括公司、研究所、高等院校等多个单位通过近20年的努力,先后研制出热气浮空器、充氢浮空器、充氢遥控浮空器、“浮空4”(FK4)载人实验浮空器、“中华号”热气浮空器等多种型号的浮空器。

其中“浮空4”浮空器采用氦气为升力气体,囊体采用自行研制的层压复合材料,填补了我国充氦实用浮空器的空白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能够制造飞行高度35000米、航程12000千米、航速300千米/小时的飞艇。

美、英军事专家预测,在未来20年内,世界浮空器的需求量不会少于1000艘。俄罗斯专家甚至认为配有升力桨叶发动机的飞艇将极可能取代飞机。

我国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速发展多用途浮空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