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唯一(至2014年)有人值守的海上灯塔是渤海湾大沽灯塔
大沽灯塔位于渤海天津港航道外端,塔高38米,灯高36米,始建于1971年10月18日,1978年5月1日建成并发光,1985年安装雷达应答器。
大沽灯塔在中国灯塔历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是渤海湾上由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座海上灯塔,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有人值守的海上灯塔。
大沽灯塔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水上大型现代灯塔,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建成的同类灯塔中最高、射程最远的,从1978年开始使用到现在一直运转正常,发光率为100%。
全塔高56.45米,水面塔高38.3米,最明显特征就是塔身为红白相间横纹圆柱形混凝土结构。夜间,灯塔发出旋转着的强烈光束,射程可达17海里。
自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后,这座宏伟的12层灯塔就成为天津港的象征。中国国家邮政局在2006年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现代灯塔》,共四枚,第一枚便是大沽灯塔。
如今,大沽灯塔有6名灯塔工,两人一组,每月换一次班。目前,大沽灯塔实现了太阳能供电,从技术设备上已达到无人值守的水平,为实现无人值守打下基础。
自1982年10月第一批守塔人登上大沽灯塔起,当年7名20岁出头的小伙子如今已年近花甲。他们2013年1月被调回陆上工作,由一批年轻的灯塔工人继续值守塔上。
在他们撤回陆上之前,有了下面这次采访:
“一晃30年过去了,要告别灯塔心里别提有多少不舍。”提及告别朝夕相处30年的大沽灯塔,今年(2013年)55岁的守塔老人胡廷新感慨良多。
灯塔上的工作辛苦,7名老灯塔工人之一的刘子贤说,平时两人一组轮流到塔上值守,一待就是1个月。无论风吹日晒,他们每天都要对机器设备进行常规检查,所有的饮用水和食物都要借助船来递送。遇到风浪大,船难以停靠,拖延几天也不鲜见。土豆、白菜永远是灯塔餐桌上的常客。“我们自豪的是无论条件多苦,从没有发生过一次停光事故。”
守塔的工作平凡而艰巨,而塔上的生活也是枯燥单调的。塔里面积狭小,最宽敞的第8层也不过5、6平方米。由于塔上空气潮湿阴冷、气候恶劣,守塔的7位老人基本都患有风湿性腰腿痛、胃痛等疾病。
然而30年过去了,当年的守塔小伙子一蹦3个台阶,如今上上下下腰酸腿疼不说,检查设备、换灯绳时,手脚也越来越不利索。为灯塔补充新鲜血液也提上日程。
“岁月不饶人,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该休息了。”负责灯塔管理的天津航标处书记梅传东说。
在7名守塔老人调回陆地工作,继续负责船舶导航的同时,年轻的守塔人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一位年轻的灯塔工告诉记者。他们不仅要传承老一辈的负责与坚守,而且要在不断创新中,为港口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守塔老人中不乏20几个春节都在灯塔上度过的,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春节里,他们可以踏踏实实地与家人团聚,弥补对家庭的亏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