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南极特别保护区”位于南极哈丁山地区
南极格罗夫山核心区——哈丁山地区是中国独立提出并获得批准的第一个“南极特别保护区”。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2010年1月首次履行了对哈丁山的环境管理与保护义务。
根据《南极条约》有关规定,“南极特别保护区”的管理国应定期访问该地区,以便评估该地区是否能继续达到其保护目标,并保证各种保护与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是2010年1月1日从格罗夫山地区最高峰梅森峰转移到哈丁山地区的,他们在这里开展了为期30天的科学考察,并于30日撤离该地区。
考察期间,在哈丁山南岭,考察队员选取了3个点位采集土壤样品,并分别装入无菌样品袋和玻璃瓶中,以便带回国内进行环境评估。
在考察队位于哈丁山的宿营地,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考察队员李明24小时采集气溶胶样品,测量大气成分,并采集空气中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从而分析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
在宿营地附近,李明还在其他考察队员的配合下,挖掘出一个深约2米的雪坑,沿坑壁垂直方向每隔5厘米采集一份冰雪样品,用于研究南极冰原的地球化学过程和近现代大气环境化学过程,并据此评估极地生物与人类活动在冰雪中的历史记录以及冰雪变化对南极的影响。
哈丁山地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这里保留着完整的南极内陆冰盖进退遗迹和珍贵的风蚀与冰蚀地貌,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荒野价值。
在哈丁山考察期间,考察队除履行环境管理义务外,还自觉遵守有关“南极特别保护区”的各项规定,在不破坏和损害南极内陆冰盖地貌与地质形态的前提下采集样品,并将所有废弃物打包带回中国南极中山站处理,以避免对哈丁山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从哈丁山撤离后,考察队将在格罗夫山地区的陨石富集区阵风悬崖附近进行陨石收集等科考活动,于2010年2月初撤离格罗夫山地区,启程返回中国南极中山站。
中国首个南极特别保护区 长12公里宽10公里
中国设立的首个保护区位于格罗夫山中部的哈丁山一带(东经74°53′-75°12’,南纬72°51′-72°57’),长约12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不规则四边形。该区域距离中山站约400公里,为北北东-南南西向、岛链状分布的冰原岛峰构成的山脊纵谷地貌。
该区域保留着冰盖表面升降遗迹,分布着自然界罕见的、极易被破坏的典型冰蚀地貌与风蚀地貌,这些冰川地质现象既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又具备罕见的荒野价值和美学价值,中国选择在这个区域设置特别保护区,必将对该区域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在南极领土主权要求被冻结后,对南极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南极的环境管理和资源管理方面。而在环境管理中,特别保护区和特别管理区的建设和成效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南极科学研究的水准,同时也凸显了该国履行南极环境管理与保护义务的能力,对提升其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话语权有着积极的作用。
2006年,中国极地考察主管部门开始启动南极特别保护区建设工作。根据《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有关南极特别保护区预选、评估的要求和程序,在开展大量的调研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鉴于格罗夫山地区哈丁山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荒野价值,提议该区域作为中国首个提出的南极特别保护区,以保护其完整的南极内陆冰盖进退遗迹和珍贵的风蚀地貌与冰蚀地貌。
2007年,极地考察主管部门向第3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正式提交了管理计划草案,并作了专题报告。2009年,中国又将修改后的管理计划再次提交第3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现场回应了日本及罗马尼亚的意见,最后管理计划获得通过。
南极特别保护区对提升我国在南极事务中的话语权有重要作用。
南极已批准设立70多个“保护区”
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大、最质朴的一个荒野大陆,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个主权归属未定的大陆,设立“特别保护区”是各国管理南极事务、切实保护南极环境的一种特殊方式。
截至2011年底,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已批准设立了70多个南极特别保护区和7个特别管理区,保护区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