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获准在中国内地注册及执业的外籍医师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杨永康
杨永康,男,1977年6月出生,华裔马来西亚籍。大学毕业后,留学天津医科大学修读5年制临床本科,2006年保送至上海同济大学攻读外科硕士,2007年起在东方医院外科基地实习,2009年在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目前为上海市东方医院普外科一名医生。
2012年,杨永康为一名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男孩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挽救了患儿生命。他来到中国后一直坚持献血,从事临床工作后更每月坚持献成分血。在社会各界的呼吁和帮助之下,杨永康成为在中国注册的外籍执业医师“第一人”。
马来西亚新山市,距离新加坡很近的一座小城。
1977年,杨永康出生在此,在此长大。他和家人都未曾想到,30多年后,他成为中马两国皆知的爱心医生,现在定居上海;他更未曾想到,自己成了中国的外籍执业医师第一人,在东方医院圆了当医生的梦想。
当上中国医生
杨永康的“小公主”刚满月,他给女儿起名杨子凝,意思是自己和妻子、马来西亚和中国凝聚在一起,“我的女儿是中国人。”
2014年,杨永康的事业、家庭双喜临门。3月初,国家卫计委下发了一纸通知,同意获得我国医师资格的境外人员在境内注册执业医师。
之前,根据我国《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方法》等规定,外籍医生无法在国内注册成为执业医师。从东方医院、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到市卫生计生委,从上海到全国的卫生系统,大家都明白,这一改革,几乎是在杨永康先进事迹的感召下,最终得以实现。改革之后,杨永康成为在中国注册的外籍执业医师“第一人”。他的身份,从“规培生”成为了医生。
主席访马点名
“当上医生后,你的下一步打算是什么?”记者问。
“援滇、援疆或者援摩(洛哥)。”杨永康不假思索地回答,“看了同事拍回来的照片,那里真的是很需要医生。”
半年多来,各大媒体纷纷聚焦杨永康,荣誉纷至踏来,杨永康始终保持低调、平和的心态,然而小医生的“伟大”故事依然广为人知——2012年,一位白血病患儿在配型中“选中”了杨永康。
2012年4月17日,天津,156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从杨永康的身体里提取出来。两天后,杨永康踏上了回上海的火车,“为什么不坐飞机?”“我恢复得很好,一献完就觉得浑身轻松,我想给孩子的父母省点钱,毕竟我的交通费都由他们负担。”
2013年10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在中马峰会上致辞:“我们不会忘记,马来西亚人杨永康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中国安徽一名7岁孩子的生命。”杨永康也没想到,自己就这么“出名”了。
在同事眼中,不管是捐献全血、成分血、骨髓干细胞,还是开刀、查房、治病、救人,都符合他的仁爱本性、职业习惯、思维定式。
每月献血不止
2009年5月,同济大学留学生杨永康硕士毕业,那一年,正赶上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计划启动。虽然知道外籍医生无法注册,可杨永康隐隐抱着一个想法,“中国越来越开放,将来肯定会有所改变。”
想起当年面试的情景,杨永康瞪大眼,“我以为只有外科主任呢,结果推开门一看,啊!院长、书记、副院长、所有科室大主任坐了几排!”
杨永康磕磕巴巴开始了自我介绍:爷爷辈从广东梅县(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移民至马来西亚,自幼与爷爷感情深厚,爷爷因病去世时立志学医,考入马来西亚国立大学读完生物医学四年本科,毕业后留学中国,就读天津医科大学本科、同济大学硕士……
没有学生干部、科研论文的辉煌履历,但杨永康有一堆堆的无偿献血证书,从马来西亚时开始义务献血,来中国后从未间断,自2007年在东方外科基地实习起,改献成分血,每月一次未间断……在中国累计捐献全血1800毫升,血小板80个单位。
会场静得出奇。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轻轻一拍桌子:“好,我们要你了。”相关部门人员悄悄提醒院长,这个学生并不突出,最重要的是,他是外国人,根据当时的行业政策,即使通过了行医资格考试,也基本不可能办理医师执业资格证,录取他会给医院的用人机制和工作流程带来麻烦甚至是风险。
可是刘中民表示,一个真正的好医生骨子里必须具有同情心,愿意不计代价、尽力助人。这样的好苗子,一定得留住。“先把他的编制落在东方医院国际部,人还是留在外科,好好培养。”
于是,马来西亚医学青年杨永康的中国行医之路蹒跚起步了……
有耐心肯帮忙
杨永康的同学都已经成为主治医师,而他在外科“助理”的位子上,一干就是6年多,渐渐成了外科“第一助”——所有主任医师争抢拉他“站台”。
外科手术是团队性工作,行内人都知道,有没有好的“一助”跟自己搭手,关系到这刀开得顺不顺。好“一助”不但会帮你做好术前、术后所有工作,开刀时你脑子里想什么,刀往哪里划、线往哪里拉、钳往哪里夹,下一步该清理什么部位,他都能不露声色地替你想到做到,这刀就能开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中国的患者都明白,大专家忙,只有查房时能见到,平时逮着个专家助手问问就很知足了。这个杨医生,脾气好、有耐心、肯帮忙,愿意跟病人多说话,就算不该他办的事,找他多磨几次,他总能给帮忙办了。
病人多,家属急,杨永康却总是很耐心。普外科收治的不少病人,因胃漏、肠漏,散发出阵阵恶臭,杨永康趴在术后病人刀口上换药,一换就是一个多小时。术前准备是医助的常规工作,先插管、后麻醉再配合主刀医生上台,既方便也符合医疗规范。但杨永康每次都等病人麻醉没知觉后,再插胃管、导尿管,尽管有难度还麻烦,可病人的痛苦却大大减少了。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杨永康能治愈的病不多,却把该给的帮助和安慰都给足了,“当了医生才知道,医学是有限的,所以,能够尽力帮助他们,看到他们笑着出院,就是最大的安慰。”
在很多人眼里,杨永康是个幸运的人,可是交谈下来,却发现这个“奔四”男人如果不是靠着坚韧和乐观,很难走到今天。
读中六那年,参加马来西亚联考,志在医学院、成绩优异的杨永康,被调剂到了生物医学专业,大三时,本有机会转到医学院就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被他的同学取而代之。医生的梦想,离他渐行渐远,但杨永康没有放弃,他来到中国读医学。可是硕士毕业后,他只能做个规培生、助理,收入菲薄,职称无望,买不起房子和车子。如果不是政策开闸,谁也不知道他要熬上多少年才会出头。
杨永康说,如果不是来到中国、同济大学和东方医院,无法实现当医生的梦想。而他也用爱心给自己创造了机会,不仅是捐献造血干细胞,更是集中体现了医者应有的善良、奉献和仁心,这正是一位好医生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