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是2014年9月30日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八个鎏金大字,提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为了民族解放和复兴,为了人民幸福和安康献出生命的英雄,不会被人民遗忘。
2014年9月30日是我国立法确立的首个“烈士纪念日”,全国各地群众将以不同方式向烈士致敬。在国庆节前夕祭奠英烈,是希望人们能够记住,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用生命捍卫的。
缘起 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就设立“烈士纪念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说明时介绍,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开展烈士纪念活动,能充分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因此确定为这一天。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岗向北京晨报记者表示,立法确定每年的9月30日为纪念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使纪念烈士的时间更加具体,也使得中国公祭英烈制度化,并可以激发全社会对英烈家属的重视和关爱。对于纪念活动的地点,王岗认为,国内其他地方,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武昌首义纪念馆等地,也可以设置分会场,由各地群众举行纪念活动。
设立纪念日 十年磨一剑
民政部党组成员、优抚安置局局长邹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政部从2005年开始相关研究论证工作,烈士纪念日的设立可谓“十年磨一剑”。
2008年,人民网等新闻媒体曾就“设立烈士纪念日”的问题征求网民意见,获得广泛支持。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建议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呼声也非常高。
为此,民政部近10年来多次召开由中宣部、文化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及中国民俗学会等部门和部分民俗专家参加的研讨会,并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先后4次征求16个相关部门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意见。
各地各部门和专家学者均赞同设立烈士纪念日。
全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
据民政部统计,我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但由于战争年代条件有限,许多先烈没有留下姓名。目前,全国有名可考、并收入各级《烈士英名录》的仅有193万余人。近几年,每年新评定的烈士数量在300人左右。
另外,我国国内现有烈士墓98.9万余座,烈士纪念堂馆、碑亭、塔祠、塑像、骨灰堂等纪念设施2.9万余处。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我国还有170多处烈士纪念设施。
烈士子女定期领取生活补助
近年来,民政部门在积极维护烈士纪念建筑的同时,也在全力做好对烈属的优抚工作。
北京市石景山区民政局优抚科科长杨崇艳向北京晨报记者介绍,目前所有烈属在享有生活补助的同时,还可全额报销医疗费用。除烈属以外,区里还提高了老年烈士子女的医保报销比例。这部分烈士子女主要指在18岁以前,未享受到烈属待遇,在年满60岁时,仍无固定收入的。另外,目前本市对于未成年的烈士子女,每月给予生活补助2312元,石景山区在此标准上再增加200余元。
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优抚科科长程万民介绍说,除向烈属发放生活补助外,在首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朝阳区还将向每位烈属发放1000元慰问金。西城区民政局优抚科科长高永红也表示,民政部门会经常走访烈士家属或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给予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