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赛鸽三关赛举办于广东

赛鸽的三关赛,现在在各地信鸽协会和公棚都有,经常进行。但是, 中国最早的赛鸽三关赛是在什么时间开始的?

据广东番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屈大均(1630-1696年)所着的《广东新语》(卷二十“鸽”,中华书局1985年版本)记载,那是在300多年以前的事情。当时的赛鸽“三关赛”,应该算是现代赛鸽三关赛的鼻祖。

这些“鸽人”,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比赛,为后来的赛鸽,留下了一种新的赛制—-“三关赛”。

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卷二十“鸽”)中记载:“广东人有放鸽之会,岁五六月始放鸽。鸽人各以其鸽至,立者验其鸽,为调四、调五、调六、调七也,则以印半嵌入翼,半嵌于册以识之。

凡六鸽为一号,有一人而印一二号至十号百号者,有数人而合百号者。每一鸽出金二钱,主者贮以为赏。

放之日,主者分其二,一在佛山曰内主者,一在会场曰外主者。于是内主者出教,以清远之东林寺为初场,飞来寺为二场,英德之横石驿为三场,期以自近而远。

鸽人则以其鸽往,既至场外,主者复印其翼乃放鸽。

一日自东林(寺)而归者,内主者验其翼印不谬,则书于册曰:‘某日某时某人鸽至’,是为初场中矣。

一日飞来(寺)而归,一日自横石(驿)而归,皆知前验印书于册,是为二场。

三场皆中,乃于三场皆中之中,内主者择其最先归者,以花红缠其鸽颈,而觞鸽人以大白,演伎乐相庆。

越数日分所贮金,某人当日归鸽若干,则得金若干。

有一人而归鸽数十者,有是人千鸽而归一二者。

当日归者甲之,次日归者乙之,是为放鸽会。”

300多年前“佛山放鸽会”的赛项竟与今天的3关赛一模一样,第一关,清远东临寺到佛山的空距是75千米,第二关飞来寺为95千米,第三关英德(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横石驿为155千米。

此文中并未说明“鸽会”起于何时,但在屈大均时,已有那样完备的比赛组织和规则,必然有个发展过程,很可能明代已有。

由此我们也可以获知,中国在300多年前,即明代17世纪时,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信鸽组织之一——佛山放鸽会。此后,在比利时安法市成立了信鸽协会,时间是公元1825年春季。

我国从明代开始,逐渐把传信鸽用作比赛鸽。由于宋代信鸽的大量增加,其中用于传书的只是极少数,而大多数作为玩赏。鸽主在用信鸽传书时,有些信鸽在途中游失它乡而不能归巢,这是常事。所以鸽主主要用三五羽,甚至十几羽同时放飞,归巢时有的率先而归,有的则姗姗来迟,也有杳无音信的。于是引发了一种比一比传书快慢的构想,赛鸽活动就随之产生了。

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在苏北淮阴一带,有一天风雨交加,有一羽鸽子掉落在屋顶上,显得十分疲乏。当被屋主捉住,正准备杀它时,主人发现鸽足上有一件用油纸封裹的信件。屋主看了信封上的字,知道这羽鸽子是从北京飞来的,时间只有3天。北京到淮阴,空距七百多千米。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到,五百多年前的信鸽已有很高的归巢水平。就鸽主来讲,这羽鸽子是飞失了,如果他同时放出多羽,那么有的鸽子可能已经回归家园。如果单放一羽,他就会从中吸取教训,下次放鸽传书就要多放几羽。

明清时期,是信鸽发展成赛鸽的转折时期,发展最早的地区,首推广东一带。当时广东存在的佛山“飞鸽会”、广东“赛鸽会”和“白鸽会”,可以作两种推测,一是纯属赛鸽组织;一是鸽子比赛的会期。从一些记载的史料来看,后这的可能性较大,但从这些完备的赛鸽活动的章程来看,一种帮会式的松散的赛鸽组织的存在,也是有可能的。所有这些,与今天的信鸽比赛有许多类似之处。

屈大均是清初诗人,字介子、翁山。抗清失败后曾当和尚,后还俗,北上与顾炎武等交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