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首例古塔复建“北京云居寺南塔”设计失误拆掉重来
2009年9月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云居寺南塔复建仪式隆重举行。
然而,随后,这项令海内外瞩目的古塔复建工程却蹊跷地淡出社会关注的视野。时隔整整40个月后,记者依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探访到公众难以知晓的曲折内情。
一个网名为“五角枫”的网友,在一知名论坛以“越盖越矮的云居寺南塔”为题调侃称:“云居寺南塔前些年开始重建。2010年去时,已经盖了一半了,前两天去,居然只剩基座了。很有趣!”
该帖发表时间显示为“2012年8月24日”。
云居寺坐落在北京西南郊七十多公里处的白带山(又称石经山)西南麓,以埋藏有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稀世瑰宝、石刻佛教大藏经——《房山石经》著称于世。正因为此,云居寺南塔的重建才备受社会关注。
十年努力申请复建 复建竣工日期却一拖再拖
2013年1月7日上午,记者乘车在云居寺路口下车,踏着脚下吱吱作响的白雪,走向冬日晴空下的云居寺,在院门口就望见正前方不远处高高耸立着一组围栏状的建工脚手架。
进入寺院沿石阶而上,记者看到脚手架被数十米长的“南塔募捐功德录”隔挡在内,功德录上用红底白字齐整书写着每位捐款人的姓名及捐款数额,而旁边立有一块“云居寺南塔复建工程概况”标志牌,上面写有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相关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简要内容,还标明工程开工日期“2009年9月9日”和竣工日期“2011年3月”。
记者返身走进距工地几步之遥的石经地宫,向一位值守的女工作人员询问南塔复建之事。她说有不少信众都问及此事,但何时竣工不知道。
早在1961年3月4日,云居寺塔及石经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称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记者查询南塔介绍资料时看到如下描述:“……寺的南北有两座辽塔对峙,南塔又称藏经塔,地下有藏经穴,塔已无存。北塔原名舍利塔,又叫罗汉塔,高三十米。”
知晓记者为南塔复建而来,云居寺管理处副主任王洪启介绍说,云居寺管理处在1999年启动筹建南塔的工作,直到2009年国务院下达批复,其间整整历经了10年。
采访之前,记者从网上搜集到相关报道和信息。
——为使南塔恢复原貌,文物专家用了五年时间广泛搜集原始资料,并八易其稿,南塔的修复方案最终完成,并获得市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及市政府的认可,得到国务院的批复。
——云居寺南塔由须弥座和塔身组成,须弥座之上将建11层密檐式砖塔,全塔高近30米。本次南塔复建将按照元明时期的南塔原样修复,预计整个复建工程将于明年(注:2010年)7月完工。
记者发现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网站在2010年4月14日网页上提供了南塔复建工程完工预期,却将已有预期推迟了11个月:
“今年(2010年)是南塔修复的关键之年,云居寺管理处将严格按照工程协议严把质量关,确保南塔修复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争取2011年6月底前完工。”
“什么时间能够明确竣工日期?”
面对记者这一提问,王洪启的回答是,“这个不好说”。
细小裂缝分布较广 集中受力部位裂缝突出
郝益全是北京大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古建分公司的项目经理,负责云居寺南塔复建工程。记者为了解工程进度状况,去年年底前两次与他电话联系。
据这位经理介绍,北京地处北方,工程因入冬气候原因需要停工。每年入春以后才能重新启动工程项目,开工日期往往要等到3月1日之后。谈及云居寺南塔复建工程,他说能否开工,各方正在开会研究。
2011年4月,南塔修复工程在入春后重新启动,施工人员愕然发现已经建好的六层塔身出现许多裂缝,尽管设计项目负责人曾以为“处理一下可以过去”,但主管设计的总工程师亲临现场勘察后感到问题严重。
2013年1月7日下午,记者从云居寺赶到位于北京先农坛内的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采访了该所所长、总工程师韩扬。回想察看塔身时的情景,韩扬说:“细裂缝在结构体上产生了许多,分布得比较广,说明结构已经出现破坏了,而且在集中受力部位的裂缝比较突出。就是有的地方承受不了,压酥了。”
“那些裂缝是否会对塔身构成安全隐患?”
韩扬回答很干脆:“如果不影响,我们就不下决心把它拆掉了。”
记者从云居寺管理处获悉,国务院批复云居寺南塔可以复建,但资金自筹。
谈及资金筹集情况,记者依据事前知晓社会捐款已达570万元的情况,请这位副主任证实。王洪启说,“就是这个数”。
事实上,云居寺南塔复建后自拆掉已建成的六层塔身至今,有近两年的时光逝去,无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云居寺管理处,还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未再向媒体和社会公众透露南塔复建的进展实情,如此情形与当年各路媒体轰轰烈烈地报道开工仪式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首例古塔复建设计失误 现代技术与历史资料均未“参透”
2012年12月19日,记者前往国家文物局,请求查询该局对复建云居寺南塔的批复及专家评审意见,以便了解此事从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到设计、施工、监理的全过程中谁应该对复建古塔六层再拆掉重来的事故承担责任。
恰恰在同一天,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两年一次召开的全国文物保护工程会议的讲话中提到,我国文物保护工程的保护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够完善,同时提出“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工程管理效能,大力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10天后,国家文物局向记者提供了该局当年作出的《关于北京云居寺南塔复建工程方案的批复》复印件,日期是2007年12月19日。有关负责人解释称,经联系专家,他们不愿透露姓名,而专家评审意见也不便透露。
云居寺管理处副主任王洪启对记者说,专家告诉他,复建南塔为全国复建古塔首例,没有图纸、没有经验可寻,只有依照老照片。而“专家论证时注重外形相像,而没有考虑到结构”,王洪启对此颇有遗憾。
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所长韩扬向记者承认设计失误时,不认同“没有图纸、没有经验可寻”的观点。
“云居寺负责人说塔身结构出现问题,施工方没有责任,到底是哪一方的责任?”
韩扬回答记者提问说,“我可以明确地告诉您,最后出问题确实是设计的责任”。
据韩扬介绍,该所从文件设计和技术审核执行三审制。由该所出具的任何图纸封面、目录,必须经由他签字,因为他是法定代表人,“设计责任当然包括我日常的管理、教育都在内啊,这个没什么可说的”。
韩扬具体分析了失误原因:一是项目负责人知识结构欠缺,二是对古塔研究不够深入。
“按照我们对现代工程的认识,设计结构能承担什么样的核载,这是一个概念。第二个概念是什么样的建筑需要什么样的结构,工程师介入到什么样的深度”。
在韩扬看来,如果这两个概念都很清楚的话,从现代工程建筑的角度讲,就能避免塔塌事故。再从传统角度看,如果掌握古塔结构,塔内结构是实心还是空心,从考据上就清清楚楚,据此设计建成的塔也塌不了。
“这些问题没弄清楚,不出事情是侥幸,出事情是必然。”韩扬感叹道。
各方期盼顺利开工 单位赔偿70万元处罚责任人
“我做文物保护设计30年了。”韩扬说再有4个月他将年满60周岁,他对记者表示,出现这种事情,绝不能把“你干过没干过,或者说是全国首例没人干过”,当作推脱责任的说辞。
经韩扬确认,该设计所赔偿建设单位云居寺管理处70万元,对相关项目负责人及职员的处罚为总赔偿额的5%。
“因为我是单位法定代表人,我也得按制度自罚。”韩扬说,“出了这个事,从任何角度讲,我必须站在前面,代表单位接受这个事实。无论从教育和技术管理上,说明我的管理是有欠缺的。”
记者从云居寺管理处采访获悉,设计单位在赔付70万元后,积极联系权威设计机构及结构专家完善设计,云居寺管理处日前拿到了相关结构测压合格的科学结论。
“我们期盼着这件事顺顺当当地完成。”韩扬最后说。
“今年化冻后我们就要开工了。”王洪启告诉记者,“咱们的最终目的是修好塔。”
尽管如此,云居寺南塔复建在相当长的时段里实情越来越不透明,越来越隐而不发后,面对众多捐款人及关注此事的社会公众,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是否也应反思呢?
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