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新型城墙防御设施是见于河南“郑韩故城”的马面建筑

郑韩故城位于今河南省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市区周围,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

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城垣周长20公里,城内面积16平方公里,城墙用五花土分层夯筑而成,基宽40—60米,高15—18米。北墙外侧有数处马面建筑,是全国最早的新型城墙防御设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东周。郑国随着周朝东迁,也从陕西棫林迁到洛阳以东,灭虢国、郐国,在此建都,为了区别在陕西的旧郑国,取名新郑。

公元前375年,韩灭郑,从陕西迁都新郑。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达539年之久。

郑韩故城内文物遗迹星罗棋布,目前发现城门遗址4处,在城内南北走向有一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

西城内分布有韩国宫城和宫殿区、缫丝作坊遗址。

东城内分布有郑国宫庙遗址、祭祀遗址、铸铜遗址和韩国铸铁、制骨、制玉、制陶等多处遗址。故城内外有郑韩两国贵族墓地多处,其中大型韩王陵墓群12处。平民墓葬区主要分布在城东黄水河东岸、城南和城西双洎河西岸一带,城北墓葬极少。

1997年,中行郑国祭祀遗址发掘出土348件青铜礼乐器和45座殉马坑,震惊世人,荣获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郑韩故城的布局体现了当时东周列国都城的典型模式,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是当时天下名都;是目前世界上同一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二十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2400年前的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名闻天下的一座大都市。以此为都城的春秋时期的郑国和战国时期的韩国,都是当时国力强盛的国家。2000多年后,这里已经沧海桑田,面貌全非了。

现在的新郑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下辖的县级市,省级文明城市。在河南省是一个实力较强、扩张较快的城市。但专家说,21世纪现代化的新郑市,城市规模只有当年郑韩故城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经考古发掘,郑韩故城遗址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一道南北走向的夯土墙将城市分成东西两部分,西城为宫城和贵族居住区,东城为手工业者和平民居住区。

郑韩故城的外形轮廓,近似一只不规则的牛角,直到今天,当地民众还习惯将新郑称为“四十五里牛角城”。东周时期,诸侯纷争,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都城即是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一个大军营。当年,郑国有10万军队,6万都聚集在都城里。今天的成语“国破家亡”,是当时的真实写照:都城存在,国家就存在;都城消亡,国家就消亡。

当年,郑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运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筑了工程浩大的城墙防御体系。这里的城墙,墙基宽40米至60米,顶宽2.5米,一般高10米左右,最高的地方可达16米,全部用土夯筑而成。全城周长45华里,依势而建,西城墙地势最险要,最不规则,长度也最长,是 “牛角”最凸出的部分。

走在今天新郑市的马路上,这些高出地面的古城墙随处可见。其中,东城墙和北城墙保存得最好,南城墙和西城墙的一部分已经寻找不到。有关考古专家说,郑韩故城位于新郑市城关附近的双洎河与黄水河交汇处,缺失的部分很可能建设得太陡峭,年久失修,坍塌到护城河里了。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后,迁都新郑,加固加高了郑国的东城墙和北城墙,南城墙和西城墙却向里收缩很多,就是考虑到离河太近不安全的因素。

郑韩故城的古城墙,是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对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弘扬。1997年,拓宽郑(州)新(郑)公路时,原设计要拆毁郑韩故城的部分城墙,新郑市毅然决定多投资400多万元,改线50多米,绕道至自然缺口处通过,完美保护了这座2000多年前的重要遗址。

2001年普探发现的包括3000座墓葬的大型郑国贵族墓地,位于郑韩故城东城的西南部,当年是郑国国君与群臣埋葬的地方,现在是新郑市城关镇后端湾村仓城村等村庄所在地,是在配合城关镇土地所组织开发的成片群众宅基地的挖掘中发现的。

2002年在郑韩故城东北部一处残缺的古城墙内侧发现的占地数万平方米的大型制陶遗址,现在是新郑市新建路街道办事处李唐庄村的成片农田。

新郑并不仅以郑韩故城而闻名。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新郑市新村乡裴李岗等地考古发掘,发现了新石器初期(距今约8000年),这块土地上已经有从事农、畜、牧和其它手工业生产活动的氏族部落,氏族生活逐渐定居,劳动有了初步分工,“裴李岗文化”因之名闻天下。

新郑西部有一座始祖山,也叫具茨山。据《史记》记载,这里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出生和长期游历的地方。轩辕氏曾在这里建都,国号有熊。

为了弘扬黄帝文化,新郑市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起就对黄帝故里的山门、大殿、厢房和门前广场进行了整修和大规模扩建。

21世纪初又在黄帝活动过的具茨山着手兴建始祖山黄帝文化游览区,并投资600多万元开通了长5公里的登山公路,以及投资800 多万元修建天中门、黄帝庙、大宗祠等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已初具规模,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纪念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