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青铜器物是青铜鼎

鼎最早是一种炊器,一个陶罐下附三个实心的腿,因而称之国鼎;鼎和鬲都是我国原始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发明创造的富有特色的生活用具。

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早期,即二里岗文化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一直到两汉魏晋,是青铜器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器物

青铜鼎可以烹煮肉食、祭祀和燕享(开宴会)等各种用途。《周礼-天官-亨人》:“掌其鼎镬”。郑玄注:“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脀于鼎。”

可见,商周时,鼎大多数不是烹煮器,而是祭器。商周时国家为了庆祝某一件大事(出征、胜利、求雨、婚嫁等),往往用鼎进行祭祀,以后鼎逐渐演变成了国家社稷的象征。因此中国早就有“问鼎中原”的成语。

商周,鼎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即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标志。商代用鼎制度,中小型墓葬一般都是一件或二件;而王室的墓葬悬殊甚大,如妇好墓出土了方鼎二,扁足方鼎二,大小不同的圆鼎,还有少量破碎的残片。

可见,中下型墓和王室墓陪葬鼎的数目差别很大。

西周时,这种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差别表现得更加森严,这就是西周著名的列鼎制度,即奴隶主贵族等级愈高,使用鼎数愈多,享受的肉食品越丰富。

据史书的记载,西周时天子用九鼎,诸侯一般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也有用一鼎的。

东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度已面临着崩溃的边缘,与之相适应的列鼎制度亦随之消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