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咏名茶诗是李白的《答族侄们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中国最早的咏名茶诗,是李白的《答族侄们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它是一首专题歌咏茶的诗,赞颂了湖北当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所产的名茶——仙人掌茶: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示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白的族侄中李洋师云游江南,在金陵(令南京)遇李白,赠李湖北当阳玉泉山仙人掌茶。李白品尝后觉得此茶“清香滑熟,异于他者”,赞叹不已,吟诗以示答谢。

以茶而言,此诗详细地介绍了仙人掌茶的产地、环境、外形、品质和功效。他写仙人掌茶的外形、品质和功效等等,绝无茶叶生产专用术语,而是诗人形象化的描述,并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夸张的笔触,描绘了此茶的环境等等,如:“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在众多诗人当中,据统计宋代诗人陆游咏茶诗写得最多,有300余首。

而写得最长的,要数大诗人苏东坡的《寄周安儒茶》,五言,120句,600字。这首诗开头说在浩瀚的宇宙中,茶是草木中出类拔萃者;结尾说人的一生有茶这样值得终生相伴的清品,何必再像刘伶那样经常弄得醺醺大醉呢?此诗赞茶云: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香浓夺兰露,色软欺秋菊。
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
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
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在从多咏茶诗中,形式奇特者要数唐代诗人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诗》,双称“宝塔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读音“姚”)煎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此诗奇巧,虽然在格局上受到“宝塔”的限制,但是,诗人仍然写出了茶与诗客、僧家以及被他们爱慕的明月夜、早晨饮茶的情趣。

在众多咏茶诗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

全诗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写孟谏议派人送茶,因为茶好,天子首先要尝新,接着便是王公大臣,到山人家觅茶。这里写天子王公,一方面是赞扬茶,另一方面也是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是诗的主体,先写闭门自煎,“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煮茶的过程,碧云清风,何等享受。煮出来的茶,白花浮光,何等赏心悦目!接着便连写喝下七碗茶的不同体会,产生不同境界。正由于卢仝道出了这七种绝炒境界,此诗亦被称作《七碗茶诗》。卢仝说喝第三碗便浮想联翩,才思文涌,七碗吃下去,真是飘飘欲仙了。

第三部分,许多文章往往省略不引,其实,诗人胸襟正在于此,诗人喝茶,也临仙境,但是,诗人毕竟扎根民间,心系黎民,笔触一转,想到茶农,“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天子尝新,王公要抢先,世人嗜饮茶,但千万不能忘记茶农,不能忘记他们所受的巅崖之苦。正由于诗人的仁爱之心,对苍生的关怀之意,卢仝博得茶之“亚圣”的称号。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蜇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送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是苏息否?

茶词从宋代开始,诗人们把茶写入词中,写得最多为苏东坡、黄庭坚,还有谢逸、米芾(读音“浮”)等。如苏轼《行香子-茶词》:“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锺,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我国的茶叶生产,在清代后期,逐渐衰落,20世纪50年代以来,茶叶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因此,茶叶诗词创作也出现了新的局面,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茶文化活动兴起,茶叶诗词创作更呈现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尤其老一辈革命家、文学家、诗人及茶界名人等为人们留下了许多诗韵盎然的新作。

如朱德的《看西湖茶区》、《庐山云雾茶》,董必武的《游龟山》,陈毅的《梅家坞即景》,郭沫若的《初饮高桥银峰》等,此外赵朴初、吴觉农、庄晚芳、王泽农、陈椽等都写过茶诗,并以深刻的寓意,清新的笔触,把我国传统茶诗词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