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唯一不隶属于司法部的监狱是北京的秦城监狱
秦城监狱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附近,隶属于公安部,是唯一不隶属司法部的监狱。它因关押中国最高级别的犯人而被称为“中国第一监狱”;它因“硬件和软件”都与其他监狱不同,而被外界称为“最神秘的监狱”。
它曾关押过满清要员、国民党将军、“四人帮”等高级别的囚犯。如今,秦城监狱又因一些贪腐高官纷纷落马、前往这个“最后归宿”而吸引着公众的注意力。
秦城监狱其前身是国民党北平第二模范监狱(功德林监狱),是公安部直属监狱。1955年根据罗瑞卿部长的指示精神重新选址修建,1960年在苏联专家援助下修建。
新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附近,并因地名而将这座监狱习惯称呼为“秦城监狱”。秦城监狱一开始就由公安部直属一处(预审)管辖,1962年后改由公安部预审局管辖。
秦城,特殊囚犯享优越待遇
秦城监狱是中国最著名的监狱,建立于1958年,由苏联专家设计。近10年来被查处的副省(部)级以上高官超过100人在秦城监狱里服刑。除了贪官,近些年秦城监狱还关押过一些其他的“特殊”罪犯,如危害国家安全罪犯、外籍犯、知密犯、国际间谍等。在秦城监狱,特殊囚犯的生活待遇,会比在普通监狱优越。
据近年走进或接触过秦城监狱的有关人士描述,秦城监狱关押高官的牢房除了面积较大,有的还配有写字台、卫生间、坐式马桶和洗衣机。每天还有一段时间可看电视,一般集中在晚上7点到9点。某些身体欠佳的特殊囚犯,饮食可一日四餐,用餐标准和费用由国家规定和支付,早餐提供牛奶,午餐和晚餐都是两菜一汤,饭后每个犯人可得一个苹果,每次由值班员推着餐车送餐,为的就是怕饭菜变凉。囚犯的基本生活用品可由家人提供。监狱虽有统一囚服,但这里的囚犯一般可不穿。
重犯囚室内的墙壁是特制的,可严防囚犯撞墙自杀。房内的常置设施只有一张距地面一尺左右的矮床。需要写“交待材料”时,才会由管理人员送进一张小学生式的单人课桌供使用。但也许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凳子是永远没有的,床铺就是犯人平日坐的地方。室内所有永久性设施都被去掉了棱角,被打磨成圆形。铁丝、碎玻璃片、绳索甚至布条,以及易燃易爆物品,总之,一切可能被用来行凶、自杀、越狱的工具都在这里绝迹。
秦城监狱有一套专门的设施和内部制度。监狱设有专门的医务室,配备保健医生和护士,他们只是负责犯人的一般疾病,定期检查“高级犯人”的身体。
秦城监狱从建立起,关押囚犯的一半都是较高级别的犯人,根据关押对象的需要,比如年迈、多病、生活方式特殊等,秦城监狱的医疗、住宿、伙食标准显然比普通监狱要好,体现了有针对性的人道主义待遇。但普通囚犯,并不能享受“优越的服刑生活”,在“文革”时期遭到“四人帮”陷害所造成的一些冤假错案中,有些受冤囚犯的监牢生活比普通囚犯更加悲惨。
那些囚犯的监牢生活
在秦城监狱服刑的囚犯中,我们能找到许多至今仍如雷贯耳的名字,如江青、王光美、姚文元、陈希同、陈良宇等。
1967年12月,王光美以“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期潜伏的高级战略特务”的罪名,被投入秦城监狱,开始了隐秘的监牢生活,监号是67130。她被单独囚禁在二层楼的一间牢房,里面又脏又湿,墙壁霉湿半截。平时要求必须坐着,脸朝门口,不能靠墙。有时她坐着没事,捻捻头发,哨兵就马上走过来,问:“你手上是什么东西?”十二年里,她不知道当天是几月几号,只知道是上午、下午,抬头透过牢门上监视的小窗户才知道是阴天、晴天……
王光美向监狱申请送些生活用品和换洗衣服来,没想到的是,东西送来后,意外地夹着一双少奇的袜子。她万分惊喜,忙把这双袜子珍藏起来,想念少奇和孩子们的时候,就悄悄看看这双意外得来的袜子。在狭窄的斗室里,王光美坚持活动躯体,进行一些徒手锻炼。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努力让自己的心理生活在正常的世界,尽量做到身体被囚禁,精神却仍然健康和自由。
机关算尽的“四人帮”,最终将自己“算”进了监狱,但他们在秦城的囚犯生活,却享受了不少“特殊照顾”。
1977年4月10日凌晨1时左右,江青被“请”到了秦城监狱。江青下车后伸着两只戴着手铐的手,抬着头,直朝里面走,脚步很快。两名女狱警将她带到牢房里。这是秦城监狱里一流的一间牢房,有抽水马桶,其他卫生设施也都齐全。
监狱中的江青喜怒无常。心情好时,她会在屋子里唱京戏,边唱边表演;生气时也会与看守发生直接冲突。看守李红如今仍清晰记得,有一天中午开饭时间,江青使劲儿敲门,并冲李红叫喊:“饭送晚了,是凉的。”她不依不饶地抱怨:“主席尸骨未寒,你们把他唯一的亲人关起来(指毛远新),这是对主席的不恭……把主席夫人关起来,不把我当人看,我有什么错?”
李红回忆说,当时江青已经闹了近一个小时,听她说这句话,李红也急了:“你是主席的第几夫人?第一夫人是杨开慧!”江青大怒,大骂李红:“你个小瘪三!”李红当即回敬了一句。江青扑上前,将一口唾沫吐在李红的脸上。
关于江青此后的狱中生活,作家叶永烈在其著作《“四人帮”兴亡》一书中进行了描述:当时江青被单独关押,她的牢房大约20平方米。窗玻璃是透光的,外面可以看见她在里头的情景,她在里头却看不见外面……伙食要比北京城里普通百姓的好一些。在狱中,她可以看《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可以听广播,或到电视室里看电视。当她从电视上见到邓小平阅兵的镜头时,不由得叹道:“想不到,邓小平的身体还这么好!”
姚文元是“四人帮”中唯一一个活着走出监狱的人。姚文元在监狱里,每天都仔仔细细看报纸,从头版看到副刊,只是再也用不着拿起铅笔写“批示”了。他也爱看电视,尤其是每晚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他是必看的。据告知,他在狱中完成了论文《论自然科学与哲学》。
陈希同是“四人帮”之后被监禁的最高级别的官员之一。他曾历任北京市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国务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在监狱里,有时候因为自己的要求被看管人员拒绝,陈希同会大吼大叫,称自己是“北京的大贪污犯老陈”。
2004年,陈希同曾因健康问题,被紧急送往北京复兴医院。这次突然发病后,陈希同向相关部门领导写信,以“心跳异常、心血管供血不足等老年疾病”为由,要求“保外就医”。后经协调,自2006年8月下旬起,陈希同获得有条件的保外就医。
2007年6月,有关人士透露,陈希同曾与人在北京某高级饭店共进午餐。据该人士描述,当时陈希同气色看上去还好,头发有些花白,走路需要人扶。在座者不敢问及他在监狱里的情况,但陈希同自己谈到了一些:监狱的条件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能单独做些事情;24小时受监控,但后来慢慢习惯了;还可下棋、打网球,这是他多年的习惯,监狱会派小战士陪着打。
2013年6月,陈希同因病身亡。
在秦城监狱,目前还关押着一个与陈希同同样级别的人。他就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
陈良宇在秦城监狱的编号为“0702”,07即年份,02即当年移交至秦城监狱的重要嫌犯编号。对于高官等重要罪犯,秦城监狱实际上承担了看守所和监狱的双重职能。
陈良宇的监室设有三道岗哨,有一个独立分队负责贴身看守他。除了没有出入自由,他可以看报纸,看内容受限的电视,还可读书、写材料。
服刑期间,陈良宇可以不着囚服。他多数时间还是穿西装,但不打领带。他平时可在有规律的生活中打发时间。比如,在每天9点到10点的单独放风时间,陈良宇一般会从监室门口开始打太极拳,打到放风地的门口再回去,或者散步。但他到哪儿,两名看守就跟到哪儿。服刑后,陈良宇曾提出用个人的资金改善伙食,并开列所需食品,如红酒、桃仁等,但遭到拒绝。
秦城监狱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共和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它的变化不仅是改造罪犯的需要,更反映了我国刑事司法工作的进步和演变。
在改造国民党战犯、伪满战犯的工作中,秦城监狱充分体现了以教育改造人为中心的劳动改造罪犯理念,成功地使绝大多数战犯回归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拥护者和积极参与者。“
文革”期间,秦城监狱一度被林彪、江青一伙利用,成为不符合法制理念的羁押场所。
粉碎“四人帮”后,秦城监狱恢复了其拨乱反正、惩罚罪恶的职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腐败分子被送到这里羁押、预审、执行刑罚,秦城监狱也开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腐败罪犯的行刑与改造工作。
作为我国教育改造违法犯罪人员的矫正场所和刑事司法系统侦查、检查、审判、行刑等四环节中的监管机构,秦城监狱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城监狱是一部“新中国刑事司法的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