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享有“天下第一泉”美名的是江苏镇江中泠泉

中泠(读音“灵”)泉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金山之西约半公里处的石弹山下,也称“中濡泉”、“中零泉”。这是因其原在长江之中,为江水中的一股甘泉,故而得名。

其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

当年中泠泉只有在枯水季节,长江水位下降时,泉眼才能露出水面。

当时汲取泉水十分不易,需在子时或者午时(午夜或正午十二点),用一种特制的器具——盖子十分严紧的铜瓶或铜葫芦,以绳子系住瓶盖,下放至泉眼处,在水下打开盖子,才能汲到真正的泉水。

故而南宋诗人陆游(1125~1210)关于中泠泉的诗篇中说道:“铜瓶愁汲中濡水,不见茶山九十翁。”

只有了解到了当时取水之难,才能体会到愁汲的意味。

中泠泉泉水甘洌醇厚,特宜煎茶,有“盈杯不溢”之说。就是将泉水贮于杯中,水即使高出杯口二三分也不会外溢,水面放上一枚硬币,不会沉底。

相传,唐代宗(726-779)时,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刺史李季卿在镇江遇到“茶圣”陆羽,即命人携带铜瓶驾舟到江中汲取泉水,并请陆羽品评。

陆羽刚呷了一小口,便说此水并非中泠泉泉水。取水者大为叹服。原来在取水过程中,船遇到风浪,铜瓶里的水洒了一些,取水者贪图省事便以江水补足。

南宋英雄文天祥(1236-1283)路过此泉,并赋诗为记,首句即为“扬子江心第一泉”。出于对英雄文天祥的评定,故世人赞誉为“天下第一泉”。

沧海桑田,原来的江中孤岛金山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1850-1875)与长江南岸连接起来,中泠泉才最终成为陆地泉。

中泠泉成为陆地泉之后,曾一度消失,后于同治八年(1869)被人发现,在泉眼四周垒石为池,并在此立碑、建亭,池旁构筑庭榭。

后来又开拓池数十亩,开塘种植荷茭,又筑土堤,种柳万株,以抵挡江流冲击。

池南建有一座八角亭,取名“鉴亭”。

文天祥是南宋爱国将领和著名诗人。他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时刻,变卖家产,组织义军,领兵抗击蒙古铁骑。

战败被俘后,他在高官厚禄的利诱下宁死不屈,从容赴义。

现在,中泠泉已经不单是一处泉水了,已经成为一处风景区。在泉水方池南面石壁上刻有清人王仁堪所书的“天下第一泉”五个遒劲大字;在泉池的南面有一座八角亭,双层立柱,名叫“鉴亭”,取的是“以水为镜,以泉为鉴”之意;在一泉景区内,还有一座始建于东晋的芙蓉楼,是镇江名楼之一。登上芙蓉楼,可以隔湖与金山相望,山水相连,烟雨茫茫,景致万千。

金山位于镇江市西北,古时是长江中的一座岛屿,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称。相传唐代时住在山上的僧人裴头陀在江边挖土时出一批黄金,并将其献给皇帝。

皇帝下令将黄金交还裴头陀,让他在此创建寺庙,并赐名“金山寺”,山也因寺而得名。

金山海拔44米,山上寺院相衔,楼塔争辉,远远望去只见寺塔不见山,故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