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军阶最高的军官是两位副军长

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军阶最高的军官是两位副军长:一位是蔡正国,他是志愿军第五十军副军长(五十军当时唯一的副军长),1953年在朝鲜战场牺牲,是志愿军烈士中两个级别最高的指挥员之一;另外一位牺牲在朝鲜的军级干部是第三十九军副军长吴国璋。

“常胜师长”蔡正国

蔡正国1932年4月在江西永新县(今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报名参加红军,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三军团教导营一连支部书记。在贵州土城战斗中,一颗子弹钻进了蔡正国颈喉肩窝部的深处。在没有医生没有任何治疗药物的情况下,蔡正国让战友们把他按在门板上,用刺刀生生地挑出了肩窝深处的子弹。他的伤口不可避免地感染了,他发起了高烧。蔡正国忍着伤口的剧痛,忍着难耐的高烧,艰难地跟随着部队继续行军。

一天清晨,他从昏睡中醒来时,发觉周围一片寂静,不由一惊,四下张望,这才知道部队早已出发了。当他在铺板下面发现了几块大洋后,心里就什么都明白了。这是组织上留给他的,一定是组织上看他的伤势太重,怕他无法坚持下去,就留下了路费让他在老乡家养伤。他知道,如果留下养伤,伤好后他就再也无法找到部队,只能返回家乡了。他坐在空荡荡的铺板上思索了一会儿,不想回去,也不能回去。他不想就这样放弃自己的革命理想,决心去追赶部队,就是死也要死在部队。他摇摇晃晃地爬起来,把那几块大洋藏进贴心的口袋里,一刻也不敢耽搁,咬着牙向部队行进的方向赶去。

那一路,他是靠着超人的毅力走过来的。沿途遇到哪个部队,他就跟着哪个部队走,边走边打听自己的部队。蔡正国后来在《自传》里写道:“幸好伤在颈喉肩窝部,自己勉强咬紧牙关,忍受痛苦,跟队前进,部队每日走六十里我可走四十里,部队若停止行军休息一两天,我又跟上部队,每晚宿营时靠到哪个部队就到他们那里去换换药,如果是伤在腿上,就很难想象。”蔡正国的伤口,竟在追赶部队的路上奇迹般地愈合了。一个多月后,蔡正国终于追上了自己的部队。

1937年七七事变后,蔡正国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补充团参谋长、一一五师独立支队第一团参谋长。1939年,蔡正国随部队挺进山东,历任团长、参谋长等职。1945年9月,蔡正国担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率部冲破敌人阻拦,从海路挺进东北,进至辽宁的安东(丹东)地区。在东北的黑土地上,蔡正国历任第二纵队参谋长、四纵十一师师长、十师师长,参与指挥了营口、海城、桓仁、新开岭、梅河口、“四保临江”、鞍山等战斗,为解放这些城市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在1946年冬天,蔡正国奉命率领一个师留守辽东地区,在敌后独立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攻,受到辽东军区通令表扬,蔡正国本人也被称为“常胜师长”。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后,蔡正国率部向北宁铁路线附近集结。东北野战军首长给第十师下达的任务是:随第四纵队其他两师,迅速转向锦州以南,随后切断锦西、兴城之间敌人的联系。9月20日,蔡正国率部绕过锦州以南敌军控制区,直插锦西、兴城地区。9月23日夜,蔡正国指挥第十师二十九团,拿下兴城东北郊的白马石高地后,转向首山山口,与第十一师、第十二师协同作战,在以后两天的战斗中,第十师的部队发动勇猛冲锋,先后攻克了干柴岭北高地、韩家沟火车站。9月27日,第十师主力又向兴城火车站和兴城古城外围之敌发起攻击,至次日早晨将其全部肃清。

9月29日拂晓,第十师三十团在东城门附近实施爆破,而后炸开城门;二十九团紧随其后,在炮兵配合下架起云梯登城,经反复冲锋,占领魁星楼;二十八团在北城门实施爆破成功,炸开城门后冲入城内。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第十师部队全歼城内的国民党守军3200多人,解放了这座古城。

兴城解放后,蔡正国顾不得休息,投入了下一步作战的准备之中。10月21日,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考虑到四纵十二师自10月10日塔山阻击战开始以来一直担任正面阻击任务,战斗伤亡减员很大,决定调十师二十八团接替十二团负责防守塔山以东阵地。10月13日,刚从华北海运到葫芦岛的国民党精锐部队九十五师投入战斗,该师号称“赵子龙师”,扬言“没有赵子龙拿不下的阵地”。面对着敌军的强大攻势,十师二十八团毫无畏惧,沉着应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打得十分残酷。敌人在督战队的威逼下,不顾死活地向我阵地推进,坚守在阵地上的二十八团伤亡很大,有一个排在仅剩下9个人的情况下仍坚守阵地。蔡正国打电话向四纵队指挥所报告前沿战斗情况时说:“二十八团打得非常英勇,情况是很严重的,我们……”说到这里,电话里传出了连续不断的轰响,敌人的炮弹就在师指挥部附近爆炸了。纵队司令员吴克华立即指示:“要告诉同志们,一定要死守阵地……”没等话说完,电话就不通了。等到过一会儿电话再次接通时,蔡正国已经到了前沿阵地指挥作战,纵队政委莫文骅对十师政委李丙令说:“告诉蔡师长,一定要死守,敌人打到哪里,哪里就是第一线,一步不能退!”10月14日,接替二十八团的十师三十团面对着敌人更加强大的攻势,以坚强的意志死守塔山,在当天击退了九十五师两次大规模冲击、八次连续冲锋,打掉了敌军的锐气,而我军的塔山阵地却寸土未失。战斗结束后,蔡正国麾下的十师二十八团荣获“守备英雄团”的荣誉称号。

辽沈战役后,蔡正国担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一军一二一师师长,上级命令蔡正国师先行入关接管北平,后来又作为入城部队接受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检阅。莫文骅后来回忆说:“我当时是四十一军的政委兼党委书记。因为在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中表现神勇,纪律严明,毛主席亲自点将,派我们先遣入关,而且赋予了警备北平的任务。1月31日12点30分,我带领一二一师出发到西直门去与国民党军队交接城防。记得当时走在最前面的是前卫连,我站在一辆美式敞篷吉普车上,后面是一名战士,手擎一面人民解放军军旗,随后是一辆中型卡车,车上是警卫班,配有轻机枪、六○炮。接着是蔡正国师长、李丙令政委率领的接防部队。随后蔡正国率领部队一路南下打过长江。1949年7月,蔡正国任第四十军副军长,参加了衡宝战役和广西横县以东战斗,紧接着又追歼残敌,强渡琼州海峡,于1950年4月解放海南岛。”

用计歼灭英军精锐部队第二十七旅

蔡正国所在的四十军入朝不到10天,就投入第一次战役。由副军长蔡正国指挥的一二一师在两水洞一线拖住了两万余众的美军,造成敌人温井、熙川的兵力空虚。西线志愿军司令部迅速命令两个军实行战略迂回,两天内攻取了温井。这样一来,价川一线的“联合国军”受到严重威胁,被迫于11月3日全线撤退到清川江以南。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以歼敌5。2万人的胜利落下帷幕。这种不同寻常的表现,给彭德怀等志愿军首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1年3月,蔡正国调任五十军副军长,在第五十军到任一个来月,就赶上了第四次战役。

第四次战役开始前,五十军军长曾泽生和军政委徐文烈赴志司开会、军参谋长舒行回国集训。所以在第四次战役最初几天,也就是五十军汉江阻击战最艰难的阶段,主要是蔡正国副军长在军副参谋长李佐等同志的协助下指挥的。

从1952年1月25日开始,“联合国军”在汉城以北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属于正面防御的五十军,面对的敌人是英军第二十七旅。该旅是入朝英军的精锐,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装备优良,配有一个坦克营。连续两天,英军的坦克全部出动,在炮火支援下,以集群冲锋的方式夺取了五十军的三个阵地,英军只有4辆坦克被毁。1952年1月27日上午10时,紧急作战会议在五十军军部指挥所召开。蔡正国提出派遣爆破小组夜间潜入英军阵地,炸毁敌人坦克的战斗方案。他坚定而激动地说:“……过分依赖武器优势的敌人,最害怕的是短兵相接的战斗,他们一旦没有了坦克,心里就害怕,就一切都完蛋了。我们纵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把英军的坦克搞掉!”

午夜时分,由一五二师组织的12个爆破小组,借着月光接近了敌坦克阵地。随着一声声冲天而起的爆炸,英军的绝大多数坦克,变成了一堆废铁。参加偷袭坦克的36名志愿军战士,有半数以上被炸死或受了伤。

第二天清晨,五十军向英军发起了进攻。经过激战,英军第二十七旅的官兵大部分被歼。志愿军乘隙发起反击。2月9日,第三十八军和第六十军一部,经过两番激战,攻克了砥平里,随即向原州方向发展。至此,志愿军的全线防御转为机动进攻,从而扭转了整个战局。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第五十军的战绩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表彰。彭德怀等首长认为,把蔡正国放到五十军是选对了人。

召开军事会议时,一颗炸弹轰然爆炸

1953年2月中旬,汉江解冻。为了避免背水作战,2月下旬,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邓华下令:已越过汉江的志愿军各部退回北岸,待机作战。总部命令:第五十军用8至10天时间,在南岸构筑工事,准备迎击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尾追。第五十军进入指定地点后不久,就被美军飞机侦察到。事情源于五十军开的一次运动会。全军的运动员和指战员黑压压地坐满了两边的山坡。有两架敌侦察机从空中飞来。从此,敌人知道这儿有重要的指挥机关。

4月12日晚上9时,第五十军的坑道外的军部驻地,即一栋砖瓦结构的民房里,正在召开军事会议。9时40分左右,夜空里响起敌机的轰鸣。蔡正国正准备结束会议,一颗炸弹轰然爆炸。飞溅的弹片,击中了蔡正国和他身后的作战处处长。蔡正国的头上和胸部多处中弹,被抬入坑道后昏迷过去。由于失血过多,当晚10时,蔡正国心脏停止了跳动。

人们从蔡正国的上衣荷包里,找到了一张字条,那是他头天才写好的给妻子张博的信。信中写道:自己在朝鲜前线一切都好,部队打的都是胜仗,让妻子不要挂念。等这次战役过去,他就请假回来看她和儿子。没想到,这封信成了蔡正国的遗书。

五十军军部被炸事件,是志愿军入朝作战3年以来最严重的事件。在国内的彭德怀接到电报后,惊得说不出话来。同一天中午,正在午休的毛泽东,被叶子龙叫醒。在看了志愿军总部发来的电报后,他口里失声地“噢”了一下,刹那间脸色有些发白。毛泽东随即神情有些木讷地站着,喃喃地说:“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蔡正国的遗体被运回沈阳,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邓华、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为蔡正国的墓碑撰写了碑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给蔡正国颁发了“独立自由一级勋章”和“国旗一级勋章”各一枚。

三十九军副军长吴国璋重创美国开国元勋师

吴国璋,系安徽省金寨县(今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人,1919年4月出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历任班长、排长、分队长、队长、政治指导员、科长、营长、团长、师长、副军长等职。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吴国璋同志正处在病中,住院治疗。而恰在此时,在战争年代失散了二十多年,杳无音信的母亲有了消息,吴国璋很想去看望母亲,而母亲也正急于见到儿子。但是,赴朝参战的任务已经确定,1950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第39军列为第一批入朝部队。作为部队的高级指挥员,吴国璋同志放弃了回家探望母亲的打算,带病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上,第39军一直是志愿军的主力部队,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以南,战绩卓著,英雄辈出。

吴国璋同志参与指挥了1至5次战役。在第一次战役中第39军大战云山,这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与美军交火。39军将士,面对强敌,英勇作战,首次与美军作战就重创美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开国元勋师,即美骑兵第一师,并歼灭骑兵第一师第八团大部。志愿军入朝初期,尚有一些部队存在“恐美”思想,云山之战为志愿军各部队做出了榜样,并取得了同美军作战的初步经验。在此后的作战中,第39军越战越勇,越战越强。突破临津江,横城反击战,第39军在与敌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些功绩的取得都与第39军首长和吴国璋同志的正确决策,果断指挥分不开的。

1951年10月6日,吴国璋同志在志愿军司令部开完会,乘一辆吉普车返回军部。当车行驶到平壤附近时,突然遭到美军飞机的空袭,吴国璋同志左肋处中弹,不幸牺牲,年仅32岁。吴国璋牺牲时,警卫人员在他的衣袋里发现了一份染上鲜血的账单,账单上清楚地记录着他从志愿军后勤部门借的100元钱的开支情况,连几角几分都未遗漏。吴国璋同志牺牲后,第39军军长吴信泉,亲自将这位红军时期就共同战斗的亲密战友送回国内,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如今,坐落在鸭绿江边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里,陈列着吴国璋同志那份染血的账单,并收藏有吴国璋同志的干部履历表、部队发给其家属的烈士通知书等珍贵物品,是人们缅怀这位为国捐躯将军的珍贵资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