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登台”的国台办主任于2014年6月首次到访台湾

2014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一行抵台访问,成为台湾岛内最受关注的新闻。

作为1949年以来第一位“登台”的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人未到却已经占据了台媒的大量篇幅。来不来、什么时候来、来了跟哪些人见面,都是话题。“65年第一次”,单是这样的限定词加在前面,此趟宝岛行已经意义非凡。

两岸间的每一个“第一”,或大或小,对两岸民众来说都是正面的因子。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一旦要跨过窄窄的台湾海峡,就变得没那么简单了。骨肉的团聚,成了有些人一辈子的难以企及;坐下来谈谈,两岸也走了将近40年的漫漫长路;书信往来、飞机直航、到台湾旅游和求学,哪一件的实现,都并不轻松容易。每一步都是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个“第一”,两岸才得以跨越隔绝与分离,两岸才有了继续向前的可能。每一个“第一”,都是两岸民意推动使然;每一个“第一”,也都承载了民意更多的期待。

张志军访台就是这样一个“第一”。

纵然两岸间人员往来每年呈倍增态势,张志军的到来仍然被视为意义特殊。此番访台,是对2014年2月陆委会主委王郁琦邀请的回应,一来一往,让两岸主管部门负责人互访制度得以初步形成,对提升两岸交往机制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机制的形成,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绝不是干巴的学术概念。机制的形成意味着一种常态化和固定化,区别于偶发和随意。在国台办和陆委会之间形成沟通机制对推进两岸关系更为可贵。时至今日,步入“深水区”的两岸关系有“特殊困难”,如果两个主管机构还是“隔空喊话”,或许会增加误读的可能性或是闭门造车的风险。开启常态化的直接对话,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张志军访台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

岛内近来的现实状况,无形中放大了张志军“登台”的剧情张力。

2014年2月,第一次“张王会”在南京举行,王郁琦发出对张志军访台的邀请。然而,3月下旬,岛内爆发的“反服贸”学运,导致两岸服贸协议生效搁置,两岸经济合作出现风波,岛内对张志军会否访台事实上存在疑问。因此,张志军访台日期的迅速确定,在一些岛内观察家看来多少有些意外。其实,“意外”并不意外。这个“意外”展现的是大陆在推动两岸关系上一贯的诚意和信心。

张志军访台,“张王会”是重头戏。不过,田间地头的“走透透”最吸睛。不是跟政商权贵的杯觥交错,不是只在冷气房间演讲开会,张志军要见“三中一青”,也就是中小企业、中下阶层、中南部及青年人。陆配、里长、泰雅乡亲、渔民、果农,张志军4夜5天的行程满满当当又十分接地气。接地气,普通民众可以直接听大陆官员讲对台政策,也可以直接把需求或疑问表达出来。比方说,据台湾媒体报道,有渔会就打算在如何让台湾虱目鱼更好跟大陆市场对接上给张志军提些建议。就像是开放大陆赴台游给两岸民众的直接交流开了一扇门,通过张志军访台开启的两岸主管机构常态化互访机制,好比给两岸民众开了一趟“直通车”,让两岸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更能找准着力点。

当然,张志军访台的新闻点还在于岛内的舆论反映。张志军访台前的民调显示,持反对态度的民众不到3成。台湾民众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要亲身体验感受。比较耐琢磨的是民进党的态度。张志军访台,台湾各界期待,其中也有民进党的欢迎之声。除了部分“独派”团体扬言如影随形,民进党此番定调“来者是客”,与2008年陈云林在海协会长任内首度访台的气氛似乎有了180度的大转变。

蔡英文是这样表示欢迎的:若能不设立前提愿意在党部与张主任见面。“不预设前提”?“党部”?对此,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回应“我们对民进党的政策是明确的、一贯的”。虽然包装的手法并不怎么新鲜高明,不过,蔡英文的表态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事实:民进党这种被逼出来的进步,也恰恰反映了两岸关系不断深化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作者:细雨烹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