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番茄制品加工企业是新中基

中国最大的番茄制品加工企业是新中基,全称“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Xinjiang Chalkis Co., Ltd),股票代码:000972。总部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1994年6月30日成立,注册资本41907万。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农业种植、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禽畜养殖、屠宰、加工、销售、良种繁育、牲畜饲养放牧、棉花经营、棉花加工(仅限公司所属的两家扎花厂)、粮油加工、农机修造、机电产品(专营小汽车及国家有专项审批规定的产品除外)。

2010年4月,同前两个榨季相比,番茄酱的价格增长约400美元/吨,可谓是暴涨。面对高价的诱惑,番茄加工企业纷纷扩展产能,身为国内番茄行业的龙头企业新中基率先吹响了号角。2010年11月10日,新中基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和新疆兵团共同出资10亿元,在新疆五家渠原有基础上扩建20万吨的番茄酱生产线。

“这次扩建的生产线将使新中基的生产规模提高52%,年生产能力将达到58万吨,大大提高新中基在业内的竞争力。”东莞证券食品行业研究员黄黎明说。

抢先与新疆兵团签下20年盟约

据悉,该项目由新中基控股子公司新疆中基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新疆中基五家渠番茄制品有限公司,中基番茄公司以资产作价方式出资6亿元,占五家渠公司60%股权。

五家渠公司成立之后,在新中基五家渠境内原有番茄酱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基础上,再扩建年加工能力20万吨的番茄酱生产线。这样一来,该项目将增加新中基52%的年生产能力。

根据华泰证券2010年初报告,新中基目前的年生产能力为38万吨。而其竞争对手中粮屯河目前年产量约有40万吨,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番茄酱及番茄制品制造商。

“这次和兵团签订合作协议是为了和其他番茄企业竞争,确立公司在新疆五家渠的优势,加强公司的龙头地位。”新中基工作人员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五家渠盛行种植番茄,附近还有兵团的土地,今年棉花行情不好,可能会影响兵团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兵团极有可能放弃棉花改种番茄。”

“我们在当地有两家工厂,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而当地还有很多的番茄小厂,如果我们不和兵团签订合同,其他企业也会和兵团签订合同。为了和众多小企业竞争,我们和兵团签订了协议。兵团也承诺芳草湖、新湖这两块垦区在20年内,不再引进其他新的番茄制品加工企业。”

这样一来,一旦新中基20万吨生产线上马,中粮屯河若仅维持现状,“亚洲最大”的头衔很可能会易主。

为原料走马圈地上演龙虎斗

至2010年,新中基和中粮屯河已占到国内番茄行业90%以上的市场份额,二者一直上演着“龙虎斗”。长期以来,这两家公司尽管都经历了高速扩张,但实力依然不相上下。

中信建投分析师张琦认为,未来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国番茄酱需求增加,国内可能掀起又一轮番茄加工线扩张热潮,原料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因此对原料的掌控将成为决定番茄加工企业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中基和中粮屯河一系列走马圈地争夺原料的行动证明了张琦的判断。

2010年10月15日,中粮屯河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与宁夏签署有关协议,共获得23万亩的土地租赁权,此外通过拍卖,中粮屯河还获得了新疆德隆农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乌苏古尔图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96.55%的股权及塔城分公司的全部实物资产。

其中,乌苏公司的资产中包括2.18万亩的国有土地租赁权,塔城公司资产中包括6200亩的国有土地租赁权,两公司总计约2.8万亩。通过公告得知,中粮屯河在宁夏和新疆共获得接近26万亩的土地租赁权。

“以上土地如果条件适合的话都将会用来种植番茄。”中粮屯河证券事务徐志萍代表告诉记者,按照东海证券分析师刘革的说法,每亩番茄产量一般为6-7吨,经过加工,每7.5吨鲜番茄能够转化成1吨番茄酱,26万亩耕地种植番茄也就意味着增加约20万吨番茄酱。

新中基在宁夏地区也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在新疆地区更是遍布生产线。据新中基工作人员介绍,至2010年公司在新疆有12家工厂。

新中基相关人士不承认公司与中粮屯河在进行针锋相对的竞争。他解释说,“中粮屯河有大股东中粮集团作后盾,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比较多一点;而新中基主要做出口,在国内几乎看不到我们的产品。”

但在黄黎明看来,中粮屯河更主要的也是出口,两家公司的主要销售市场都是欧洲和北美,肯定有竞争。

而对于国内市场来说,除了销售市场的竞争,新中基和中粮屯河更多的是对原料的争夺。2010年新中基和新疆兵团开始的合作,也是为了争夺在新疆五家渠的番茄原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