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拱形水坝是浙江丽水通济堰
通济堰位于浙江丽水(今浙江省丽水市),创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迄今已沿用1500多年,是一项构思独特、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先人智慧的水利工程。虽然通济堰的建造年代比都江堰要晚一些,但是通济堰却是现今世界上最早建造并且还在使用的拱坝水利工程,是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白了,堰就是拦河坝的一种,只不过坝身比较低,具有自然溢流功能的称作堰,通济堰有几个特点值得一提:
第一、通济堰大坝首创了拱坝的形式,拱坝比直坝加长了坝体,相应地减少了水流对堰坝的冲击力,具有了较强的抗洪峰能力,而且溪水沿拱坝圆心方向泄流,减轻了对护坡、溪岸的破坏。
第二、通济堰大坝使用了“眠牛”工艺,与石头大坝不同,通济堰的坝底是卵石为基础,然后在卵石上面铺有两层不易腐烂的巨松,这种独特的工艺既减轻了坝身的重量又使大坝屹立千年。
第三、独一无二的古代水上立交桥,被通济堰分流的溪水与村内的渠水原来是交汇的,每当洪水来临,往往造成沙石淤堵,使渠水难以畅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宋政和初年这里架造了一座上层供坑水流泻,下层为渠水畅流的水上立体桥(石涵),这样沙石冲向瓯江,渠水灌溉农田,两水通过世界上首创的水上立交桥,各走各的道,互不干扰。
由于通济堰在堰坝形制、生产生活上的重要性,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首次汇编了宋、元、明以来历代有关通济堰的碑记,辑成《通济堰志》,后在清代乾隆、道光、同治年间又三次重修增补。通济堰自建堰以来便有堰规,历史上曾制订有通济堰养护和管理章程共20条,这也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大坝管理文献。
据村民说,护堰世家诸葛一家,世代在通济堰边居住,只要发现有堵塞渠道、砍树等破坏行为,便会出来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