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认为最毒的虫物为蝎子

蝎子,也称全蝎、全虫,有一对钳状须肢用以捕捉食物,腹部末端另有一钳状尾刺,实乃毒钩,时常扬起,极似利刃,可用来防敌和捕虫。

蝎是冷血动物,视力差,触觉非常敏锐,即便是空气中的一点点异常,哪怕微风拂过,它都会将毒钩高高竖起,让人看上去不寒而栗。

蝎子,在中国民间“五毒”(即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中位居榜首,可见其毒性之霸道,俗称“蝎子尿,毒一份”,蝎毒也算得上是独一无二了。

所以人们常以此比喻厉害之物,如用“蝎毒”、“毒如蛇蝎”、“蛇蝎心肠”比喻人的歹毒和凶恶;用“蝎子尾巴”、“蝎子妈”、“蝎子娘”等比喻凶狠毒辣之人。

另外,由于常人未能科学认识蝎子的生活习性,长期以来误传蝎幼蝎食母蝎长大,实在凶残狠毒;母蝎又喜食幼蝎,更犯“虎毒不食子”之忌。

更何况它外形阴森恐怖,若不慎被螫则痛如钻心刮骨,令人叫苦不迭,所以蝎子多被视为不祥之物,让人心存忌惮,也无怪人们常常谈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或见之则人人逐打。

虽然蝎子可入中药,且有止痛解毒之效,也不能让人心生怜意。故有关蝎子的传闻秩事也是极言其恐怖,有蝎精、蝎怪作祟,蝎子绝非吉物。

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大蝎》、《蝎客两篇》,前者讲一明朝彭将军宏进蜀征寇,遇“大蝎如琵琶”藏匿在深山禅院,当地人说“入者辄死”,彭将军率领部队进寺虽然没死“皆头痛不能禁”,最后彭将寺庙付之一炬,大概怕再有人遇害;

后者言化身为人的蝎妖“黄发狞丑”,仅“鼻作嗅声者三”,就令躲入瓮中的贩卖蝎者“化血水”,读罢令人背生凉意,毛骨悚然。

由此可窥见蝎子在古代中国人眼里是不好的符号。

但现在已经进入科学时代,人们秉持辩证唯物考察事物的观念,蝎子作为一种动物和昆虫,有其在自然生物链中的存在理由,其毒性是可以被人类所利用的。

在很早以前,我国的中医药先驱就开始应用“五毒”来治疗特定的人类疾病,历史上的各种《本草》以及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五毒”均有收录。

金庸先生在其武侠小说中关于“五毒教”的描述显然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他巧妙利用“五毒”的不同成分,模造出令江湖武林人士闻风丧胆的使毒及下毒独门绝招。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并未完全分布有“五毒”中最致命的种类。在全球的两栖类中,最毒物种为叶蛙属的酷毒叶蛙,分布于哥伦比亚。1.08 克酷毒叶蛙毒可使2200 人毙命,即使用手触摸酷毒叶蛙的皮肤都可能致人于死命。致命的蝎子主要分布于非洲及美洲,致命的毒蜘蛛主要分布于美洲及澳大利亚。

在我国,“五毒”中对人威胁最大的是毒蛇,其中又以眼镜蛇科环蛇属的金环蛇及银环蛇为首,因为在被金环蛇及银环蛇咬伤后,既不像被眼镜蛇科其他属毒蛇咬伤后会出现剧烈疼痛,也不像被蝰科毒蛇咬伤后会引起流血不止,患者在短期内并无明显症状,往往直到后期出现症状时方才就医,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死亡。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