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角逐的影片是台湾的《荡发与圣女》

戛纳国际电影节始于1939年夏天,其间因二次大战及财务因素,曾断断续续中断过几届,直至1969年才日渐稳定,一年一届。

中国电影最早与之结缘是在1959年,由我国台湾话剧界元老田琛拍摄的《荡发与圣女》,这部讲述抗日战争中一个女子传奇遭遇的影片,是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角逐的中国影片

在此之后的20世纪60年代,戛纳最常出现的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是香港电影导演李翰祥(1926-1996),他的《倩女幽魂》、《杨贵妃》、《武则天》连续在1960年、1962年、1963年成为戛纳电影节的参赛片,他的《杨贵妃》因其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而夺得了最佳内景摄影色彩奖,成为第一部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的华语电影

1975年,令华语电影在戛纳大放异彩的,竟然是一部武侠片,情形有点像后来李安《卧虎藏龙》在奥斯卡的遭遇,著名新派武侠电影代表人物胡金铨导演的《侠女》在当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一举夺得仅次于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大奖的最高综合技术奖,由此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

而真正结束中国电影在戛纳心目中只有古装和武侠片形象的,是台湾著名导演白景瑞,他执导的影片《女朋友》,在1975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给许多以为中国电影只有武侠和古装戏的外国电影人留下全新的印象。

中国大陆电影第一次在戛纳亮相,是1979年,谢铁骊导演带着16年前拍摄的《早春二月》,展示了逐渐开放的中国内地电影。

之后,包括动画片《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及故事影片《苦恼人的笑》、《戴手铐的旅客》、《小街》、《黑炮事件》、《湘女潇潇》等先后参加了戛纳电影节的各类影展。

值得一提的是,到1982年,由岑范执导,严顺开主演的《阿Q正传》被组委会选中,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国际电影节比赛的影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