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上最早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声腔剧种是昆剧

昆剧,又名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

昆剧诞生于元朝末年,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

“昆山腔”属明代四大声腔之一。明代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江苏昆山)、弋阳腔(江西弋阳)、海盐腔(浙江海盐)、余姚腔(浙江余姚)。这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剧是在中国戏曲中是最早的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昆剧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结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剧(昆山腔)的创始人为顾坚。顾坚,元末明初戏曲家,昆剧鼻祖。顾坚是江苏昆山(今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千灯镇人(明末伟大的思想家顾炎武也是江苏昆山千灯镇人)。

元朝末年,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剧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腔。

江苏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对伴奏乐器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

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梁辰鱼对推广和改革昆山腔起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成为昆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昆剧的上演剧目中,有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其次是孔尚任的《桃花扇》,孔尚任是孔子的第64世后代。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昆剧的唱腔委婉细腻、新丽流畅,非常好听!有“水磨腔”之称。昆剧艺术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体系,而这一体系又长期在中国戏曲中占据独尊地位,所以昆剧艺术被尊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对整个戏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地方戏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它的艺术养分,其中还留有部分的昆腔戏。

许多地方剧种,如:京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晋剧、蒲剧、上党戏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因此,昆剧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同时,昆剧还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