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隐士”一词出于《旧唐本》
隐士,《辞海》里解释为“隐居不仕的人”,但并非所有隐居不仕的人都可以称为“隐士”。
《南史-隐逸》中载:“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可见,隐士之“士”乃饱读诗书的贤士而非一般的凡夫俗子。
“隐士”一词最早出现于《旧唐本-隐逸传序》之“坚回隐士之本”之中,但隐逸之风却在三皇五帝的时代便有传说。
从商朝的伯夷、叔齐,到东晋的陶渊明,再到唐代的王维,隐逸之风绵延不绝。
虽然中国的历朝历代都不乏弃官从隐之士,但不可否认,隐逸之风在魏晋时期最为盛行。
汉末到魏晋南朝时代,经历了三国鼎立、纷争,经历了魏晋更替,直至南朝刘宋王朝建立。这几百年间,战乱不止,世无宁日,江山频繁易主,百姓流离失所。
面对如此现实,不少贤者文人选择了隐居。
在所有流传下来的隐士中,最为后人所乐道的当属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陶渊明并非没有济世之志,五度出仕,终因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归隐田园,“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思想矛盾而又和谐地共存。
陶渊明家世显赫,却在年幼时家道中落。这使他既有鸿鹄之志,又知百姓疾苦。在对当时的社会政局彻底失望之后,毅然离去。
隐居生活虽然贫寒,但却也着实体会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式的贫民之乐。
事实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陶渊明便在44岁那年,因为一场火灾而一贫如洗。但不管如何,彻底归隐后的陶渊明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志向,因此尤为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