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出土的最早的囊实物是春秋战国时期文物

最早的荷包叫香囊,古代人将一些香料药草存放在简陋的皮制袋中,防病强身,这种现象在目前的江南地区依然可见,而材料已演变为布或绸缎,但使用者已寡。

不过,古代制作荷囊的材料多用皮革,所以有“囊”之称。

在使用过程中古人发觉这种口袋还可以存放其他的随身零散物品,因此久而久之就变为了随身携带的荷包,但当时称为“荷囊”,所谓荷者即负荷,囊者为袋也。

荷囊就是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袋。由于古人的衣服尚未出现口袋,因此一些随身携带的必须品只能存储于这种袋内。最早出现的荷囊既可手提又可肩背,所以也称“持囊”或称“挈囊”。但手提肩背束缚了手,为了解放手,人们将其改变成挂在腰际,并随之形成习俗,民间俗谓“旁囊”。

佩带荷包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或更早的时期,目前我国出土的最早囊实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

魏晋时期不论男女,身边都佩囊,囊上饰有兽头纹样,也称“兽头囊”。

到了南北朝时,佩囊已成为一种制度,并出现了丝织物做成的荷囊,官员们身上佩带荷包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表示品级地位,《隋书-礼仪志六》记载着“(北朝)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彩缕,七、八、九品彩缕,兽爪。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囊及爪。”可见荷囊的佩带,有严格的等级规范。

唐代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佩带荷包的习俗,且将放官印、鱼符(龟符)的佩袋与装细物的佩囊分开使用,而这也成了荷包存放珍贵佩饰物的契机。

事实上,“荷包”这一名称真正的出现在宋代以后,专指存放随身的贵重物品(如钱、私人印章等)小袋,且这种佩带荷包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

随着二十世纪服装的变革,其口袋的存物功能出现,荷包在城市中逐渐消失,但依然有部分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仍在流行佩带荷包。如一些农村在端午节就会让小孩佩带内存香料的荷包,以驱鬼邪,而布依族青年结婚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耍荷包”,其荷包文化留给人们的不仅是可供欣赏的民间艺术品,还有丰富且深刻的文化内涵。

荷包大多出自普通人家的妇女之手,其上面所绣的精美图案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格,因此荷包的刺绣、织绣成了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造就了“绣荷包”的概念。可以发现,绣荷包是中国传统刺绣与荷包的结合,也因此赋予了平平常常的荷包以艺术生命力,折射出的文化魅力则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结晶。

在中国的古代,许多少女从10岁左右就开始专注绣花技艺,母亲和祖母当然是她们的启蒙师傅,如此代代相传也就形成了传统的绣荷包技术,其中不乏融会贯通的精湛之作。而这种技艺的实现往往是在她们成年之际,将自己的手艺展现出来,形成一种对美好人生的寄托与梦想。这些情与意的交织,充分融合了少女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所绣的荷包也就送给自己意中的情人。由此,小小的荷包实际上承载着少女绵绵无尽之情,通过含蓄而明晰的图案,将自己的情愫表达出来,成为了民俗中爱情的象征。

自然,荷包除了表达爱情的意义外,也同样赋予了人生荣华富贵的含意。如随身携带的香包就十分普遍,这些香包上的图案多姿多彩,寓意丰富,充满了祥和与祝福的意境。像长辈赠送小孩的香包,往往绣着充满童趣的吉祥图案或文字,祝福孩子能够长命百岁。

此外,一些香包里装有防病拒毒虫的药草,在端午节时成为人们相互馈赠的礼品,其包上长绣有避除蝎子、蛇、蜈蚣、壁虎和蟾蜍的“五毒”图案,而形状则出现了虎形、鸡形、如意形、寿桃形、蝙蝠形,意扣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这些图案在民间文化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且在数千年间代代相传,历久不衰,显示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