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缂丝出现在汉魏之际
缂(读音“刻”)丝是一种织锦工艺,又称“刻丝”,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地纹采用平纹组织的丝织物。
它是一种古老独特的汉族传统织造工艺,主要存在于江苏苏州及其周边地区。
苏州缂丝自南宋以后,盛名全国,成为主要产地。明清时代,苏州缂丝仍昌盛不衰。 缂丝素以制作精良、浑朴高雅、艳中且秀的特点,在丝织品中列为最高品第,并是最早用作制造艺术欣赏品的丝织物。
织造缂丝时,要采用一种竹叶形的小梭子,按图稿进行局部控织,各色纬线仅在有图案处才与经线交织,故纬线不贯穿全幅,只有经线纵贯织物。
织造时多用一色,就要多用一只小梭子,每织一色,换一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通经断纬”。
缂丝的花纹有几大特点:
第一,图案是用“通经断纬”法平织而成,两面花纹是一样的;
第二,有丰富表现力,擅长表现细致精微的色彩过渡和转折,图案丰富有层次感,物象生动逼真,与绘画与异曲同工之妙,特别适宜摹制书画作品;
第三,因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的交界处呈现一些互不相连的断痕,似刀缕刻状,故称缂丝。
缂丝作为一种高档丝织物,最早出现在汉魏之际,至唐代时,缂丝已盛行,因为唐代已用缂丝作书画的色首。
五代时,出现了缂丝书画作品。
在北宋末年,缂丝受到皇家收藏的珍视,历代文人墨客也就附庸风雅,产生了诸如沈子蕃、朱克柔等著名缂丝书画大家。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缂丝翠羽秋荷》和辽宁博物馆收藏的《宋缂丝群仙拱寿图》都堪称镇馆之重器。
明清时期,缂丝品主要是宫廷用品,分实用和装饰品两大类。实用品多为服饰,王公贵族用以制作蟒袍、朝服、腰带、荷包、扇套等;
室内装饰品多为缂丝挂屏和巨幅缂丝佛画。一般不允许平民百姓使用缂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