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提出“中外合资”的人是清末资产阶级思想家郑观应

中国最早提出“中外合资”主张的人是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郑观应(1842—1922)字正翔,号陶斋,又号待鹤山人,广东香山县人,他是一位富有社会实践经验,尤其善于经营近代工商业的民族资本家。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了划分“势力范围”的高潮。

在这种形势下,郑观应认为中国要御外侮只有奋发自强,而要自强则必须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在经营近代工商业的实践中,他提出了“中外合资”的主张。

面对当时企业由官办或官督商办所导致的种种弊端,郑观应大胆地提出了改官办或官督商办为商办的主张。早在福建船厂刚建成的时候,郑氏就看出了官办船厂的缺陷,于是他主张“改官造为商造”,具体地说就是“归轮船招商局与洋人合股承办,可期两有裨益”,(郑观应《盛世危言》)明确提出了“华洋合股”。这便是“中外合资”的最早提出。

至于为何要搞“华洋合股”,郑观应讲得很明确:“事属创办,非洋工程师有股不能洁己认真,亦非洋商有股不能招徕生意。”(郑观应《盛世危言-船政》)也就是说,一是为了依靠洋工程师的技术;二是因洋人船多,可以招徕生意。当然,利用外国的资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于“华洋合股”的主权问题,郑观应曾多次讲“主权操之在我”。其实,这在当时是办不到的。

郑观应是从爱国救时的目的出发提出“华洋合办”的,尽管此目的当时未能达到,但这一思想却有其十分积极的意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