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公演的歌剧是1942年的《秋子》
1931年的9月18日,日寇揭开了占领中国东北的血腥一页,抗日烽火从此展开。
若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行了十四年,更真实些。客观地讲,从一开始,国民政府领导的军队,始终是军事战场上抗战的主力。同样在文化战线,国民政府领导下的知识分子,用文学艺术,音乐,电影,戏剧等等各种形式,向敌寇奋勇冲杀,以主力的身份,同样走在文化战场的最前列。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1942年1月,曾经在重庆隆重上演了由陈定编剧、李嘉和臧云远作词、黄源洛作曲的歌剧《秋子》,它是中国第一部公演的歌剧,当时轰动了我国的歌剧界,同时丰富了大后方的群众文艺生活。
歌剧由当时还在校的国立音乐院两位优秀的青年歌唱家张权(饰演秋子)和莫桂新(饰演秋子的丈夫宫毅)主演,由中国实验歌剧团及中华交响乐团等参演。1943年与1944年该剧又先后在重庆、昆明等城市连续上演了十多场,并引起媒体的热烈反响,“大后方”政界、文艺界众多名流也均给以热情的欢迎和高度赞赏。
这部歌剧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1941年,一对日军未婚夫妻,因厌战和不堪凌辱,双双自杀于江苏省扬州市的绿杨旅社。
(故事的细节)一天,有位日军年轻士兵要慰安所提供一名军妓。晚上,当这位士兵和慰安所提供的军妓见面时,相互惊呆了。原来这名军妓是这位士兵的未婚妻子,就在这位士兵征召入伍充当侵华工具来到中国时,他的未婚妻也随之被征为慰安妇来到中国,想不到竟在扬州绿杨旅社见面,彼此悲喜、愧悔交加,抱头痛哭,各自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因反对这场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最后,双双自杀于绿杨旅社。日军司令部怕影响士兵情绪,随即悄悄地处理了这起事件,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这部歌剧内容紧扣人们强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主题,通过一对为侵华战争驱使的日本青年先后被迫离乡背井、卷入这场罪恶战争的爱情悲剧作品从另一个角度揭露侵华战争不仅带给中国人民以无比残酷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以深重痛苦的罪恶本质。
这部歌剧是中国艺术家结合时代需要、运用西方传统大歌剧模式所创造的新型中国歌剧。是一个创举。该歌剧得到许多懂得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名家(如黄友葵、陈田鹤、郑志声、王沛伦、谢绍曾、吴晓邦、戴爱莲等)和黄源洛的亲弟黄源澧为代表的乐队演员的关心和帮助。
作为表演艺术的音乐,除了作曲家的“一度创造”外、还必须通过音乐表演家的“二度创造”,才能真正在舞台上呈现其动人的艺术形象从而为人们所赏识。尤其像歌剧这类大型综合艺术,歌剧演员的成功演出常常是最重要的关键。
歌剧《秋子》当时之所以能一再轰动山城重庆,与张权、莫桂新这两位剧中主人公的杰出的表演是分不开的。因为,当时在“大后方”的优秀声乐家如应尚能、黄友葵、喻宜萱、胡然等,当时都已置身于各音乐院校较重的教职;而新考入音乐院校的声乐学生,又大多太年轻、且艺术功力不足。而张权和莫桂新,都早在1936年就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受过较好的专业训练。
张权先后曾跟随俄裔声乐家马巽、国立音专声乐教授周淑安、国立音乐院声乐系主任黄友葵教授学习过。事实证明,张、莫两位无论在艺术造诣和实际表演经验上讲都属于“高人一头”的理想对象。客观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表演达到了“不负众望”的水平。
仅从现在留存的《秋子》简谱本就可以推知,如果当时他们不是具有优秀艺术的功底是根本无法适应其要求的。
乐评论家徐迟曾在1943年1月所写评论《张权与中国第一部歌剧<秋子>》中说:
“《秋子》的音乐中,时或出现那许多短暂的光芒的刹那,有时则仅仅是女高音传来的一个乐音,但却能给人非常的情感。在这样的一个乐音、几个乐音之上或许便是将来茁出中国歌剧音乐的苗。……一切荣誉归于女高音歌手。……女高音的歌声自由而愉快如闪电与海燕的飞翔,总在一切声音之上。”
因此,可以这样说:歌剧《秋子》是中国歌剧发展中以西方大型歌剧模式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取得初步成功的第一部,歌剧《秋子》造就了张权和莫桂新。而张权和莫桂新也造就了歌剧《秋子》。
就像抗战史上的许多著名的战役,许多可歌可泣的英烈,许多惊天动地的故事被有意或无意地遗忘一样,歌剧《秋子》一直被深埋在历史的迷雾中。演《秋子》的女高音,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权之后赴美深造,1950年代初回国,历经磨难和摧残。她的丈夫,《秋子》中的男主角歌唱家莫桂新,1958年死于曾被日寇蹂躏过的东北劳改营。重看他们年轻时的照片,风华正茂,风度翩翩。尤其是莫桂新先生英俊帅气。
莫先生当年最喜欢唱打回老家去的抗日歌曲。岂料,抗战胜利,东北老家收回。不多几年,他竟然会被逼死在那块梦寐以求从敌人手里解救出来的土地上。
想起中国歌剧开山鼻祖的《秋子》及当年演出的盛况。中外交战,除了军事较量之外,文化斗争不可或失。同样能震慑侵略者之心的是崇高的理想,感人的艺术魅力,艺人的倾心努力,以及各界观众慷慨助演,行为得体,不辱中华威名。
陈健先生为该剧的首席小提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