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气动力学的奠基人是陆士嘉女士

陆士嘉(1911-1986年),中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江苏苏州人。

陆士嘉1938年考入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先后在天津北洋大学、清华大学任教。筹建北京航空学院,并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

陆士嘉靠自己的拼搏和勤奋,于192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38年,她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

她想到祖国正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轰炸和蹂躏,毅然选择了航空科学,并决心做闻名世界的普朗特教授的研究生。

这谈何容易,一方面中国人在国外到处受欺凌;另一方面,普朗特教授从不接收女研究生。她理所当然地被拒之门外,可是年轻的陆士嘉很不甘心,她抱着“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就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口气”的信念,向普朗特勇敢地提出考试的要求,面对这位有强烈自尊心的中国姑娘,普朗特只得同意她参加考试。

结果陆士嘉的成绩之好使普朗特深感意外,于是破例收了一名中国学生,陆士嘉成了普朗特招收的唯一一位女博士。

她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学业,她的成功为中国争了光,也为中国妇女争了气。

1946年陆士嘉回国后,先后在北洋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之初,她自己花钱买来一大堆肥皂,和教师们一起制作建校规划模型——北京航空学院最早的蓝图。

从此,她走上了开拓之路,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劳动。

陆士嘉十分重视实验设备的建设。1958年她和其他同志一道建成一套低速风洞,这在当时是国内领先的。

虽然她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信任,但她在教学中一贯以一名普通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20世纪50年代,她的两个孩子都还小,她就把一个孩子送到城里住校读书,另一个请人照顾,自己常单身住在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只能放在周六和周日进行。

她常常很晚才回到家中,这时她已筋疲力尽,几乎没有多少时间与爱人和孩子说话,更没有时间过问家务事了,因此她很感内疚。

她曾经这样对知己的同志说:“女同志要搞事业、要工作、要参加社会活动,又要搞家务,这是很大的矛盾,处理好很不容易。总是想尽力把这几方面都搞好,但实践告诉我太难了,我深深感到我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

作为著名的流体力学家,陆士嘉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和航空工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倡导漩涡、分离流和湍流结构的研究。

她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为发展我国力学事业和培养航空工业的科技人才做出了贡献。

陆士嘉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她有航空教育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几十年如一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