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世界纬度最北的红树林自然分布地是台湾淡水河红树林

台湾的红树林原有6种,现存4种;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各河口附近。由于高度的开发,使得红树林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

淡水河沿岸(新北市淡水区)、中港溪出海口(苗栗县竹南镇)及台中县大安乡温仔寮河口,四草(台南市安南区)等地有较集中之族群。

水笔仔(红树科):数量多,耐寒性较高,主要分布于台湾中北部、四草则有观光用途的人工栽育种。为知名度最高的一种。
红海榄(红树科):数量不多,只分布于四草一带之潟湖,五梨跤为以前鉴种错误之称。
海茄苳(马鞭草科):分布广,主要分布于台湾中南部。
榄李(使君子科):数量不多,只分布于台南市安南区的四草潟湖。
红茄苳与细蕊红树(红树科):在台湾已绝种。原分布于高雄市的潟湖,1969年高雄港进行第二港口修建时遭清除。台湾在1990年代晚期有民间公司向国外引进这两种红树林的幼苗进行复育中。

其中淡水河口是全世界纬度最北的红树林自然分布地点水笔仔是红树林自然分布纬度最高的种类;而台南四草是唯一有前述4种红树林共存的区域

从台北市区搭乘捷运(地铁)往淡水方向,大约半小时就到达红树林站。登上车站顶上的观察台,只见台北母亲河——淡水河的入海口,水浪连天,距入海口数公里的拐弯处,一片片灌木郁郁葱葱,林中又有水道相连,树林面积约六、七十公顷,不时有鹭鸶从树头飞掠而过。时值海水退潮,露出泥泞的浅滩,望远镜下,三三两两的水鸟在觅食,小白鹭、黄头鹭似乎十分惊喜,正在啄食小鱼、小蟹。

这里就是台湾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淡水河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其确切位置是淡水河右岸竹园至竿秦之间的沿岸。在捷运红树林站的二楼辟有红树林生态展示馆,台湾林务局罗东林区管理处的义工热情地在展示馆向访客们作介绍、解说。沿着木栈道,在林区徒步一小时,可以对红树林作一次近“零距离接触”。

“红树林”的名称,源自一种红树科植物,这种树的皮可以用来提炼红色染料。红树林泛指像红茄这类生长在河口、海岸沼泽区域的耐盐性常绿树林。它又有“潮汐林”的别称,涨潮时树身下半部泡在水中,上半部看起来像长在水面上的树林。退潮后,露出泥质的滩地。

据说,在缺氧而又高盐碱的沼泽软泥上,种子难以发芽,幼苗难以生长,于是红树林植物衍生了先发芽、后落地,再生根的独特繁殖方式。经开花、结果,种子成熟后,不从树上脱落,而是留在“娘家”,胚芽开始发育,渐渐地长成带有长长胚茎的“笔状胎生苗”。原来,“胎生”并不是动物的专利呢!

置身红树林,可以看得见,它的绿叶下是无数七八寸长、肉乎乎的苗,像一杆杆带尖的笔悬挂在树枝。它从母体吸收营养,“孕期”到成熟时,这些“笔”才像小椎子一样,直直落下并插入软泥中,开始生根,其顶端本来形似树根的部分,倒长出了新叶。

也许你会说,这些胎生的小苗不一定正正地落入泥中,没关系,“胎儿”头重尾轻,通常涨潮时它的头也不会漂起来,借着海水还能扶正苗体,让”笔尖”在海水的浸淫中长出根来抓住大地,开始独立生长。即使潮水太猛,也能乘着潮水,飘流它方,重新落地生根。胎生苗可在水面漂流数月,表皮含有不好吃的单宁酸,避免软件动物及甲壳类的侵袭,于是能迁播远方繁衍。

数据显示,全世界的红树林面积约为1000万公顷,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咸淡水交流地域。台湾原有红茄冬、细蕊红树、水笔仔(大陆称作“秋茄”)、五梨跤、海茄冬和榄李六种红树林植物,如今前两种已经绝迹,还有四种零星分布在西海岸。原来,红茄冬和细蕊红树最多生长在高雄泻湖,后来兴建港口,水泥码头替代了泥沼,于是红茄冬和细蕊红树就绝迹了,那时候还不知道生态保护嘛。

红树林生态生物繁多,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自古以来,与红树林沼泽地相连的岸边都是人们聚居的地方。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红树植物及其土壤对某些重金属,如镉、汞、锌及铅有相当程度的吸附及固定作用。

通过望远镜观察到,这里有许多招潮蟹、弹涂鱼、玉黍螺。义工介绍说:眼前整片的水笔仔红树林,可以保护河岸不受大水冲击,过滤河川中有毒物质,拦截泥沙河水。同时,通过食物链转换,供养许多浮游生物,丰富了淡水地区的渔产,是虾、蟹、鱼、鸟等野生动物的“乐园”。红树林本身的经济价值之高,据美国科学家计算,1公顷潮间沼泽地(包括红树林),作为海岸保护和鱼类繁殖系统的价值,每年可达7万多美元。

曾经因为周围过度开发,淡水红树林一度面积减少。近十几年来,台湾环保意识高涨,民间团体热心护林,消失的部分红树林又长了回来。几年前有计划修筑一条高速公路在林子边上经过,因环保团体抗议而作罢。树林周围虽然有数万居民,但楼房排水管道做到地下化,污水经过处理后才排到远远的外海。所以红树林保护得较好。

眼下,红树林已成为台湾环保教育的一个最佳场所,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认识大自然。红树林这一古老、顽强的植物,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加凸现它是人类的珍贵朋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