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是傅鹰教授

傅鹰(1902年1月-1979年9月),是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

傅鹰字肖鸿,祖籍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1902年出生于北京。

1919年入燕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22年公费赴美国留学,1928年获密执安大学研究院科学博士学位。

1929年回国,历任东北大学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青岛大学教授、重庆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教授、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重庆大学教授和重庆动力油脂厂实验室主任等。

1945年再度赴美国,任密执安大学研究员。

1950的归国,任北京大学化工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2-1954年,先后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北京石油学院教授。

1954年,重回北京大学任教,直至去世。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61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曾当选为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傅鹰主要从事胶体与表面化学的研究,是中国对国际胶体科学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的第一人,也是我国胶体与表面化学的主要奠基人。

早在20世纪20年代,傅鹰对吸附作用以及影响溶液吸附的多种因素进行广泛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其研究成果成为吸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胶体与表面化学中著名的Traube规则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Traube规则可以是完全颠倒的;

在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研究中,傅鹰指出润湿热是总表面能的变化而不是自由表面能的变化的量度,不能完全依靠润湿热的大小作为判断固体对液体吸附程度的指标。

他首创利用润湿热测定固体粉末比表面的热化学方法,比著名的BET气体吸附法早8年。

第二次赴美期间,他开展了吸附作用的一系列基础研究工作,发现自溶液中的吸附和气体相中的吸附一样,吸附层也可以是多层的,并将BET公式合理地推广应用于自溶液中的吸附,通过对固液界面和气液界面的吸附层的考察,提出了计算表面活度系数的方法,发现自溶液吸附中所特有的温度效应。

1954年,傅鹰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胶体化学教研室,在液体表面吸附力学、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固体表面化学以及分散体系流变学方面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工作。

针对国家建设的需要,他还研究了盟脱士的吸附和润湿、石油钻井泥浆流变性、离子交换理论和应用、矿物浮选等课题。

傅鹰从事化学教学工作50年,先后在多所高校任教。傅鹰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讲课时纵横古今,并且逻辑性强,语言形象生动。

傅鹰热爱教学工作,讲求实际、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发展科学的献身精神。

傅鹰为学生讲授化学知识和理论,并不停留在当时的结论和水平上,总是指出其不足之处和努力的方向;鼓励青年学生放眼未来,奋力求索。

傅鹰针对长期存在于化学界某些人身上的轻实验重理论的风气,特别强调实验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他对自己编著的教材从不轻易公开出版,总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加以修改,做到精益求精。

傅鹰襟怀坦荡,为人刚正不阿,言谈话语一向直抒衷肠,待人处事一贯直道而行。

傅鹰对晚辈和蔼可亲,严格要求;对朋友同行谦和平等,以诚相待,爱憎分明,一身正气。

傅鹰编著过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统计力学、无机化学和胶体科学等教材。

主要著作有:《热力化学导论》、《大学普通化学》;

主要译著有:《乳状液——理论和实践》;

主要论文有:《色谱法》、《混合溶液中的吸附》、《二元混合酸的萃取分析》等。

傅鹰是我国少数有突出贡献的物理化学家之一,尤其在胶体和表面化学的研究上有着很深的造诣。他投身科学和教育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对发展表面化学基础理论和培养化学人才做出了贡献。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