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话剧被归类为“早期话剧”

话剧是以剧中人物的对白(又称说白、台词)和表情、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塑造形象、展开冲突、揭示主题的戏剧艺术。

欧洲各国通称为戏剧(英文:drama)。

话剧的艺术手段便于直接地逼真地反映现实生活,体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它的人物对话,因采用人们日常使用的,但又经过艺术加工的规范化的语言,所以通俗易懂,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它是现代戏剧中广泛采用的样式之一。

我国话剧按其历史发展和艺术风格,有早期话剧和现代话剧之分。早期话剧曾被称为新剧、文明戏,现代话剧又被称为真新戏、爱美剧和白话剧。

1928年,由现代著名戏剧家洪深提议统一定名为话剧。

早期话剧是适应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而产生的。当时,传统戏曲已很难反映国内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

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曾孝谷、欧阳予倩等,感于日本新派剧(分幕分场,有灯光、布景等近代舞台设置,演员只说、做,不唱)易于反映现实生活,激励观众,于1907年模仿新派剧,演出了《黑奴吁天录》、《茶花女》。

随后,这种新戏便传入了国内。

1911年编演的鼓吹共和、抨击清朝官僚的《共和万岁》、《黄金赤血》等革命剧目,创立了早期话剧的特殊艺术风格,影响极大。

辛亥革命失败后,早期话剧失去正确方向,日趋衰落。

现代话剧是在“五四”运动中形成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剧作家洪深、田汉、丁西林、郭沫若、夏衍、阳翰笙、曹禺、于伶、陈白尘等振兴了话剧艺术,创作了大批优秀剧作:
郭沫若:《卓文君》、《王昭君》、《聂莹》
田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
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
夏衍:《上海屋檐下》
曹禺:《雷雨》、《日出》等,

极大地提高了话剧艺术的思想、艺术水平。

抗日战争时期,现代话剧蓬勃发展。

《法西斯细菌》(夏衍)
《屈原》(郭沫若)
《夜上海》(于伶)
《再会吧香港》(夏衍、洪深、田汉)等,

有力地揭露了敌伪的残暴、国民党统治的腐朽黑暗。

建国后,话剧艺术虽几经反复,却得到空前发展。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如《龙须沟》、《妇女代表》、《茶馆》、《洞箫横吹》、《霓虹灯下的哨兵》、《杜鹃山》、《千万不要忘记》、《年轻的一代》、《丹心谱》、《陈毅出山》、《报春花》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