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理、证候学专著是宋代的《太平圣惠方》

中国医药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理、证候学专著是宋代的《太平圣惠方》。

宋朝伊始,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科技也有了巨大飞跃,印刷术的应用为各类书籍的流传提供了方便条件。

在医学方面,编写医学著作比以前更为便捷。

宋太宗赵匡胤酷爱医术,曾收载验方千余首,称帝之后便诏令翰林医官们搜方献方,并且将这些方剂试验其效于民间。

最后,命翰林医官王怀隐和他的副使王光佑、陈昭遇等将征得的万余首良方汇编成书,也就是这部大型方药道著作——《太平圣惠方》。

王怀隐是宋朝雎(读音“居”)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初为开封建隆观的道士,精通歧黄之术,医理精深,医术精湛,为人诊治多效验,名重一时。

公元978年奉皇帝诏命还俗,任“尚药奉御”,后来升为“翰林医官使”。

宋朝以前,大多方剂只出现在各家医著的治疗方法之后,作为该治疗方法科学见效与否的佐证,却尚无专门的书籍来归纳总结,这就为后人诊病开方带来诸多的不便,也使为某种疾病或某一征候寻求专门合适的方剂困难重重。

《太平圣惠方》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使中医学的基础学科——方剂学正式形成。

经过众多医方的细致归类整理,《太平圣惠方》根据疾病征候划分为1670门,选用方剂16834首,内容涉及五脏病症、内、外、骨伤、金创、胎产、妇、儿、丹药、食滞、补益、针灸等诸多方面。

每门之前都冠以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关理论,次列方药、以证统方、以论系证。

全书共100卷,规模十分庞大。卷首详述诊脉及辩阴阳虚实诸法,次列处方,用药基本法则,理、法、方、药俱全,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北宋时期以前医学发展的水平。

由于各门按类分叙各类病证的病因、病理、征候以及方剂的宜忌、药物的用量,方随征设、药随方施,临床应用颇为便利实用。

“医者诊病应该首先诊断出疾病的轻重程度、病位浅深,辨明虚实表里寒热,再来选方用药”,这就是书中强调的重要学术观点。

《太平惠圣方》不仅对中国医药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而且传至国外共同应用。中祥符九年(1016年)与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给高丽,促进朝鲜医药的发展。

《太平圣惠方》后来还传至日本,日本梶原性全1303年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50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宗编撰的。

这部大型方书编纂经历了14年时间,至淳化三年(992年)才告完成。

由宋太宗亲撰序文,颁行天下。本书最早刊本为淳化三年五月刊本,久已失传。因本书卷帙过大、不易流传,北宋中期福建何希彭曾节取本书内容编成《圣惠选方》60卷,载方6096首,今已失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