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享誉”文房四宝“之首的是肇庆端砚

砚俗称砚台,与笔、墨、纸一起称作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它是汉族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

最常见砚台的制作材料是石材,有来自广东端溪的端砚,还有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河南洛阳的澄泥砚等,这四种砚台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端砚又称作端溪石砚,位列四大名砚之首,也是我国“文房四宝”之“宝中宝”。

端砚产于古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岭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故名端砚。

据清代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据说唐朝时,有一位梁秀才的儿子,他用先父给他留下的端砚每天练小楷字5000,写文章1篇,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到了京城会试时,他带上先父留下的端砚,赴京赶考。考试正逢腊月初八,常言道:“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当时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梁秀才的儿子手捧端砚,冒着严寒走进考场,考场上其他考生砚台里的墨全结成了冰,弄得这些考生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唯独梁秀才儿子用的端砚仍然发墨迅速,书写流畅。他心里十分高兴,文思泉涌,一挥而就。

会试完后,接着殿试,他场场顺利,终于金榜题名,中了进士。等他衣锦还乡之时,逢人就讲:“之所以能考上进士,多亏端砚。”从此,他把端砚珍藏起来,作为传家宝。

端砚从那时起便扬名天下。后来,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所以,在宋代,端砚也歙砚、洮砚、河砚、红丝砚(另一说法为澄泥砚),并称“四大名砚”。

端砚闻名于世,它不仅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且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也快,研出的墨汁十分细滑,因此书写起来比较流畅,不易损毫,且字迹久不变色。一般而言,上好的端砚无论哪种天气,即使是酷暑严寒,如果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总是呈湛蓝墨绿色,水汽会久久不干,因此古人有“哈气成墨”的说法。

端砚石石品丰富,有石眼、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蕉叶白、青花、翡翠、火捺等石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前面所说的以外,还与它的开采和制作工艺世有关。一方端砚的问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洗涤、配装等10多道艰辛而精细的工序。

采砚台无法用机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历代采石工人都是按石脉走向,顺其自然向深层采掘,从接缝处下凿。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属难得。

坑道向下倾斜、曲折蜿蜒,工人进出要下蹲弯腰,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裸体匍匐爬行。

端砚的造型式样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实用型逐渐提高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艺美术的行列。

如今,端砚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闻名遐迩。前来广东省肇庆市观光的中外游客无不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多姿多彩的端砚为荣。

现今,收藏于肇庆市端茗砚雕工艺厂内的《端砚九龙砚》是世界上最大的端砚,它长4.6米,宽3.15米,厚0.45米,重达13.8吨,被誉为“中华之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