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空姐诞生于1938年1月
中国最早的民用航空公司诞生于1929年。在中国航空业早期, 飞机上还没有空姐。
直到1938年1月, 中国才诞生了6位合格的空姐。
据当时《申报》记载欧亚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的前身)1937年首次招聘空姐的条件是:年龄20—25岁之间、体貌端正、身高1.5米—1.7米之间、体重40—59公斤,能讲国语、粤语、英语,并能读写中英文字。
到了1948年, 由于战争和各种关系, 中国的空姐虽然数量和素质上都有所提高, 但是加起来还不超过30人。
首个登空姐招聘广告的欧亚航空公司是中德合办的。
当时最大的两家航空公司,一家是中美合营的中国航空公司,一家是中德合办的欧亚航空公司。它们属于中央级的航空公司。而中国最早的地方级航空公司是1933年成立的总部在广州的西南航空公司。
1931-1937年,中国航空和欧亚航空两大航空公司经营的航线总里程已达到1.36万公里,以南京、上海为中心,形成了沟通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空线。这段时间,共运客9万多人、货物787吨、邮件525吨。
其中欧亚航空公司占旅客的30.6%、货物的79.7%、邮件的35.6%。这得益于欧亚航空公司使用了载重量更大的德国容克F-13、W-33、W-34和JU52型等客机。容克F-13客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全金属民用客机,由德国著名飞机设计师胡果-容克斯设计。
一战中战败的德国,受《凡尔赛条约》的制约不得生产军用飞机。德车采取藏军于民的手法暗中发展民用航空运输,积极寻求海外扩张。
1926年起,德国最大的汉莎航空公司,多次组织飞机进行从柏林经莫斯科到中国的分段试验飞行。
1930年2月,汉莎航空公司与中国交通部确定了《欧亚航空邮运合同》,规定双方共同组织欧亚航空公司以经营欧亚两大洲的航空邮运,总资本额300万元,中方占三分之二。
1931年2月1日,中德合办的欧亚航空公司正式成立,5月1日,“沪满”航线正式开航。
欧亚航空主要计划经营从中国经苏联前往欧洲各国的3条航线:
沪满航线:上海-南京-济南-北平-林西-满洲里
沪新航线:上海-南京-洛阳-西安-兰州-肃川(今甘肃省酒泉市)-迪化(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塔城
沪库航线:上海-南京-天津-北平-库仑
但以上贯通欧亚两大洲的空运航线计划最终未能实现。沪满航线开航不到3个月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不得不停航;
沪新航线地质、气候条件恶劣,困难最多;试飞到迪化成功后又恰遇新疆战乱未能通航。
沪库航线最终未能通航。
后来,欧亚航空主营中国国内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