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黄包车公司开办于1874年的上海
黄包车是近代载人工具,它产生在100多年前的日本。关于它的源起,有三种说法。
一说是美国驻横滨领事馆的传教士佩里所发明,还有一说是由居住在日本的美国传教士果伯所发明。
其中果伯说广为人们接受。1868年,当时他们居住在日本的横滨,由于果伯的妻子生病,医生嘱咐他妻子要经常做些轻微的室外活动,于是果伯就在日本木匠的帮助下,设计了一种车子,没想到这种车子一面世就在日本流行开来,演变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黄包车在中国又叫人力车、洋车、东洋车等。在黄包车传入中国前主要载人工具是独轮车、轿子和马车。
当时有一个叫米拉的法国人看到上海的交通状况,于是在1874年从日本引进了300辆黄包车,在法租界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人力车公司。最初只有使馆区的洋人乘坐,后来乘坐者日益增多,一些官员也开始乘坐。
据说一位来货贸易的日本商人曾进献给慈祥太后一辆黄包车,她不止一次乘坐过。在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所写的《一个美国女画师眼中的慈禧》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太后坐在东洋车里…….车由一名太监在前拉,一名太监在后推。有一阵子太后在这个新玩意上似乎坐得很舒服。”
据记载,袁世凯也曾拥有一支黄包车队,出行时其气势不逊于今日的奔驰车队,对老百姓而言,其便捷、经济,适合中国城市道路特点才是真正被接受的原因。
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黄包车不仅成为中国大城市了常见的交通工具,而且风靡亚洲各国。虽然它也在欧洲暂露过头角,但没有推行起来。
黄包车最初引进时有单座和双座两种。开始黄包车车轮高大。木制,外包铁皮,因当时路面不好,车跑起来声响很大,颠簸得很不舒服。特别是双座车车体宽而笨拙,容易发生事故,妨碍交通。故大清工部局1879年决定取缔双座车,一律改为单座车。
此后对车轴与车轮逐渐改进,换成滚珠轴承和辐条式。车轮也先后出现了钢丝轮、铁轮、木轮嵌橡皮、钢丝轮橡胶充气胎等。车箱与轴之间加上了弹簧(俗称“弓子”)。到民国初年,全部改成橡皮胎和橡皮充气胎。
车的设施也逐渐齐全,有的装上了喇叭、车灯、防雨篷、暖篷等,夏天防晒,冬天御寒,雨天遮雨,以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口不足200万的北京,已有黄包车10万辆;全国黄包车夫高达50万人。
后来有汽车后,黄包车车夫经常与汽车、马车一起比速度,黄包车车夫的速度是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的,黄包车车夫病死和过劳死是常有的事,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在其小说《骆驼祥子》中就生动地描绘了车夫的悲惨人生。
中国的黄包车在20世纪退出历史舞台,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于1956年被送进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