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农村是深圳万丰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尝试过多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深圳的万丰模式率先应用股份制,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共同致富的新路子——共有制模式,即万丰模式。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万丰村,下属5个自然村。改革开放后,万丰村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大胆地采用外引内联,兴办“三来一补”企业,并在经济体制上,创造了使村民人人富裕的共有制模式——万丰模式。
万丰村从1983年起试行股份合作制。他们把原来大村下属的20个生产队整编为5个小村,要求每个小村都建立村经济。开始时,小村资金缺乏,万丰村就加以扶持,号召群众投资,银行为小村贷款担保,帮助筹集资金,几年间搞起了5个经济实体。
1991年8月万丰村根据村民的意愿,各小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大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社。股份合作社的盈利,70%用于社员分红,30%上交联社。
联社用这些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发展福利事业,建公共设施。到1994年底,万丰村有人口1900人,有外商来料加工企业100多家,来万丰就业的外地工人、农民、技术人员达5万多人。
该村集体的万丰(集团)公司的总资产达7亿多元,拥有100多万平万米的厂房和宿舍,年创汇1亿多港元;全年纯收入达到8000万元。该公司在深圳参股3家国有企业,在海南、中山、惠州、东莞都有注册的公司;另外在云南、甘肃也有投资。该公司1994年被评为深圳市集体股份制企业第一名。
万丰村到1994年,人均年收入达1.6万元,人均住房60多平方米,90%的家庭有自己的小洋楼,家家户户装有程控电话。由大村统筹建设,万丰现建有大型的农民公园,农贸市场,现代化的影剧院、酒店、医院、学校和购物中心;水泥公路贯通村里村外;村里还设立消防队、治安队、环卫队。万丰村为每户订有《深圳特区报》、《参考消息》,村民医疗费报销70%。
万丰村已经提前达到小康水平。
万丰村连年取得成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1987年和1988年,深圳市委支持宝安县多次总结推广万丰经验。万丰模式的巨大成功,1990年代初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得到国内传播媒介的关注。1993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邓小平理论和万丰村实践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