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是在2005年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将两名宇航员同时送上太空。

从“神五”至“神六”,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新的飞跃。

太空之旅,哪怕是增加一千克的载荷,对运载火箭的推力和系统的复杂性都是新的考验。其对测控系统、通信系统、搜救系统、着陆场系统的要求更高、更精、更准。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中心发射升空。

“神舟六号”的航天员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飞船返回舱于10月17日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轨道展开的空间科学实验,堪称创纪录行动。因为世界载人航天三大国中,只有中国是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就进行科学实验。

2005年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这是我国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两位航天飞行员做了许多项空间科学实验。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我国自1999年开始发射“神舟一号”飞船至今,从没有在飞船内进行过动物搭载实验,而是直接载人飞行,而是使用模拟人进行实验,数据比动物实验更可靠。

此外,“神舟六号”还创下数个“中国第一”

如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中穿、脱航天服;
首次在太空吃上热食;
首次启用太空睡袋;
首次设置大小便收集装置;
首次全面启动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系统;
首次增加火箭安全机构;
首次安装火箭摄像头;
首次启用副着陆场等;
主着陆场首次使用了LAP-3000风廓线雷达和102米高的测风塔,大大提高了对浅层风的预报精度,做到双保险;
首次启动图像传输设备,这也是重大突破,在酒泉遥测站新增的图像传输设备,是我国自主研发并第一次使用。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曾经总结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个重大成就在于,用十几年时间培养了一支新的航天人才队伍。现在,飞船、火箭(研制)队伍中35岁以下已经占80%。这支队伍是在载人航天工程这个高度严格的环境和伟大的精神氛围培育中成长起来的。把担子交给他们,我们这代人很放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