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的标签与个体的考察

如果遇见一位白人低素男,虽然是美国人, 只是相识和点头之交。但此人其实并没有人们普遍认为的美国人的那种素质——遵守他人隐私的社交距离感,总感觉其好奇心挺多的,本来以为当美国人很热情、或者其年龄低尚有幼稚的童心担待一点,其实是个好奇得有点贼头鼠脑、不懂得和陌生人保持距离的、甚至可能是行为不检点的色男。
说明什么?
说明和我从中国来之前对这世界的认识观一致。
单身行走江湖N年,从来没觉得说根据皮肤的颜色或者国籍,或者地域什么 、或者星座什么或者名气什么或者名头什么去界定什么人是什么样的。那是一种总体的概率论,是不了解前的一种整体性的标签,具体的个人,还需要就事论事,就人论人。
虽然我批评中国人的素质低、劣根性,但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不是仅仅拿这些民族性的东西去评判的。
这是一个中国人,可能既不吃狗肉也不吃果子狸,既不偷技术资料给中国,也不是小粉红。既不是色狼也懂得尊重。
这是一个美国人,但是可能是一个混蛋。
不知道左左右右分得清这里面的逻辑吗?
右右或许容易这样想,鉴于中国人这么爱偷资料,所以公司一律不招中国人。中国人间谍多,爱偷技术资料,这是很多的事例累积起来的形成的对一个群体的观感。雇主不想招中国人,只是减少间谍案的概率。但是如果招来了一个中国人,需要歧视他/她吗?不,需要考察他/她。普通的岗位也需要考察一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适合不适合这个工作,如果是个涉密岗位,自然还需要考察涉密性。
但是民族性是不是不可以批评呢?
左左们会说,看,因为你们右右喜欢批评中国人的民族性,不愿意招中国军工大学的毕业生来就读或工作以避免间谍案是种族歧视,不能拿整体来界定个体的。
整体印象是个体表现的积累,没有个体的积累,整体印象哪来的呢?
整体或者以某个概念来划分群体来说事,一定也是有些共性的总结。但整体共性只是提供一个参考坐标,并不是行事标尺。
比如一个学校10个学生都考上了名校,10年都是如此,这就成为了著名的高中,但著名高中里也有落榜生。所以送孩子进这样的高中是基于整体印象为了提高孩子考入名校的概率,但不能保证一定能上名校。恰巧成为了那个落榜生呢?
同理,众人皆认为人个个大学都考不上的一所高中居然出了一个状元,这种个体有没有存在的可能,有。但有没有整体的可比性?家长更愿意送孩子进著名高中还是出了一个状元的差校?
看来还是整体性会有重要的参考,然后才是结合个体的具体表现。
因此这并不矛盾,有的人不愿意以整体性来界定个体,可以的,但这个个体的最终表现会累积对某个群体的看法,如果一个人心中有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群体的话。
比如有的人会说原来白人里也有色狼啊。白人里当然有色狼啊,你以皮肤划分群体合适吗?这是反向种族歧视好吗?认为美国人素质高,就认为美国人里没色狼。千万别。
认为老师是令人尊敬的职业,但是老师里面可能也有坏蛋。这种意识要有意培养孩子啊。但是我们往往遇到的悲剧,是一个老师做了坏事,才发现呀,自己的孩子没有这种心理准备。毕竟不可能反向把坏事先教她然后让她预防。
但是当一个老师做了坏事,像中国有很多老师都索取和收贿红包什么的,中国人普遍就对老师这个群体累积了负面印象,否则负面印象哪来的呢?
如果有的人愿意先以整体性来追寻一种概率和警觉,可以的,但又需要保持对一种个体的区别性,他/她是个中国人,有可能是间谍,但是经过考察不是间谍。不管他是什么人,并不知道他是什么品格的人,经过考察,发现他是一个色狼或者不检点,或者这是一个正人君子,和他/她的整体性属性不太相同。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贴的标签需要变动了。
很久以前我们喜欢以皮肤颜色来界定什么,发现这个标签完全不准确,沦为种族歧视。
有的标签或许可以缩小,比如不以中国为标签,以CCP为标签。有的标签或许可以不再用,有的标签或许需要重新发明一个。
你就不能不贴标签吗?这是不可能的。人们每天的生活都在判断和选择中运行,晚上11点前回家,是为了减少罪案发生的可能性,但谁又能保证11点前就没发生过罪案或者家里面没有罪案呢?
所以人们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标签的,但不能机械化地以标签一贴就万事大吉了。个体是不同的,具体的,变动的,我们必须考察。
有的情侣对另一半说,你考察我,是不信任我。
考察不是指专门的设局非要挖掘出人性的黑暗,人性不堪挖掘。考察是指对其自然的表现和流露的观感,以及承认和正视现实,是什么而是什么。
我们应该通过了解而了解,通过了解而认为,而不应该通过认为而认为却并不去了解,我想前者才是正确的方法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