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洪水

中国企业首先要交和营业收入有关的一堆税,就是不管有没有赚钱,只要有这个收入,就要交税:
营业税=营业收入*3%
城建税=营业税*5%=营业收入*3%*5%
教育费附加=营业税*3%=营业收入*3%*3%
地方教育附加费=营业税*2%=营业收入*3%*2%
防洪基金或堤围费=营业收入*0.1%
以上各项总和的综合税费=营业收入*(3%+3%*5%+3%*3%+3%*2%+0.1%)=营业收入*3.4%

再不管其他的税,先说这些和收入有关的流转税吧。

20年前这些税都有,当时我还为我们老板觉得不值,光这些营业收入相关的就这么多税呀。

教育税,为什么要企业出?不是企业纳税后,国家再分配税收给教育吗?为什么要收2项教育税?难道还要交军队税、医院税?

城建税是什么,修建城市吗?交税不就让修城市的,还需要单独列出?

防洪项目我当时也觉得挺搞笑,好象洪水只在武汉、柳州这些江边城市有,我们在沿海城市,还住在珠江口,住在大海边,江水不都排海里了嘛?发多大的洪水,江还有海广阔吗?海不能容纳江水吗?沿海城市还发洪水?

后来打了一次台风,我们的城市也到处淹水,我才发现原来沿海城市也会发洪水。觉得洪水税或许是可以交的,把排水系统修得更好一些。

20年后,2021年7月20日(北京时间),郑州的特大暴雨让郑州全市都变成了河流。

地铁里的人们被淹到了齐胸深,在黑暗中泡在地铁车厢里。电影都没这样拍过,这是中国版的《釜山行》,超魔幻。

水流在宽阔的大街上哗哗地流成一条大河,这是中国式的大洪水。

20年前,听说沿江沿河的城市,经常发洪水,所以都得交税修堤修坝。

20年后,没想到中国的新变化是街道直接变成了河道。街道不是被河水淹的,是被雨水淹的。

曾经走在中国的沿海那市街道上,发现在大雨中积水的水流在路面上可以横着流来流去的。

我记得小时候,路面的水都是往两边低洼的处流,然后通过下水道流走的,有一定的设计坡度的。下大雨的时候才发现路中间略高,路两边低的。想玩水还得特意跑到路边的水中。

而后来的设计还不如从前,马路连基本的排水功能如此不堪,站在马路的最中间应该是最高的地方会湿脚,并不是指水按照行车道的方向流淌,而是大水在路面上横着自由地流来流去,水可以从路中间流到路边,但不能再从路边流回路面吧?似乎根本没考虑排水的问题。

现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可能发洪水,这些洪水未必来自河流江湖,雨水都可以。

交了这么多的税,又是城建又是防洪,城市的排水系统修好了吗?马路设计有基本的排水功能吗?

中国式的洪水必然有中国的特色的,除了天灾还有人祸。很多东西根本欠缺人性化的考虑。

城市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人为城市牺牲的。否则城市的意义何在。

城市代表着更方便舒适更美好幸福的生活,城市化代表着先进现代。

但在缺乏人权意识的中国,人们会经常在天灾人祸中发现很多东西的缺失,那都源于对人权、人命、人性的漠视和轻率。很多人在中国式的所谓飞速的现代化中成为了城市的垫脚石和牺牲品。